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二十一条》
Posted 旅顺
篇首语: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二十一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二十一条》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旨在独占全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18日由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当面向袁世凯提出。内容共有五号,共计二十一条。主要内容:(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特权,并加以扩大;(2)承认日本在“南满”及“东部内蒙古”的优越地位及特殊权利,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及南满、安奉铁路期限至99年;(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让与或租与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间有修筑铁路权,在福建有投资筑路和开矿的优先权。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其复辟帝制,于5月9日答复除第5号“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后因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日本的阴谋未能得逞。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奇耻大辱——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奇耻大辱——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在近代,中国蒙受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的无数的奇耻大辱。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辛亥革命爆发不久,袁世凯这个旧日的清廷重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摊丁入亩清代改革赋役而确定实行的制度。亦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简称“地丁制”。清初沿袭明制,一条鞭法实行并不彻底,丁银并未废止。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谕:“以现在丁
窃国大道袁世凯一命呜呼,留下挽联自称日本大敌,千夫所指签下了《二十一条》,白纸黑字,岂能抵赖。然而,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说:这是弱国外交的胜利;中国近代史秦斗陈龚禄说:这决定大计,何可厚非?《二十一条》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一条鞭法明中叶改革赋役而确定实行的制度。“鞭”或作“编”、“边”,简称“条鞭法”;又有“类编法”、“明编法”、“总赋法”等别名。明中期,赋役苛杂,官绅凭特权豁免,民户逃亡严重,起
二十一条和中国历史上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一样,其实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二十一条提出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趁欧美大国无暇顾及中国之时打劫中国,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接受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长篇谴责小说。清末吴沃尧(硏人)著。共108回。该书通过自称“九死一生”者在二十年间耳闻目睹之无数“怪现状”。反映了1884年中法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期中国
“二十一条”是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袁世凯欲帝制自为之机,对中国提出的扩大其在华侵略利益、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侵略要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朝野上下皆积极商讨对华方案,决心利用这一“天
1914年8月,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9月,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此时当了民国专制总统的袁世凯,一心想做皇帝,急于取得日本的支持,对日本的侵略不作任何反抗。日本得寸进尺,提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大的牺性,最后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饱尝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此时正渴望着有一个
1915年1月18日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和灭亡中国的秘密条约。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其主要内容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