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Posted 羌族

篇首语: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羌族巫师在做法时是怎样敲打羊皮鼓作舞的

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师们作法时的“专利”。除祭祖时巫师敲打羊皮鼓、跳“金丝猴寻找罪恶山羊”舞蹈外,再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风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县木卡乡的《布拉兹》所莫属了。

闻名方圆百里的木卡乡羊皮鼓舞《布拉兹》,也属于“巫舞”之列,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备一定医药、星象知识,能主持传统的祭祀仪式的巫师才能表演。这类巫师被当地羌民称作“释比”。

羌寨各家如要“请愿”、“还愿”或驱鬼逐疫,就要聘请“释比”来跳羊皮鼓舞《布拉兹》。巫师的人数和规模,根据各家经济能力而定。“释比”所作的各种法事中,“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时也是“释比”跳《布拉兹》时唯一的伴奏乐器。理县木卡乡最著名的两位“释比”不但是一对兄弟,而且所合跳的《布拉兹》,舞姿之优美、风韵之潇洒,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

只见,两位身着湖蓝色右襟长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头缠白色包头的“释比”,在手击羊皮抓鼓的咚咚作响下轻盈起舞。整个舞蹈过程中,他们神情专注如入无人之境,舞姿轻盈飘逸、刚健沉稳。

二人齐舞时,张驰有序,如行云流水;对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双飞。全部舞蹈在双膝不断地颤抖中,连续表演“持鼓绕头”、“屈腿左右旋转”、“旋摆髋部”等复杂而多变的动作。

他们干净利落的动作随羊皮鼓节奏的加快而丝毫不乱分寸。舞姿的和谐完美、一招一式的准确到位与贯穿其中古朴、无华与内在的神韵,不能不令人们对他们功底的深厚发出赞叹,这是任何专业舞人所难以达到和所能体现的。

相关参考

羌族的羊皮鼓舞和萨朗是怎样的 羌族舞蹈

羊皮鼓舞羌语称“莫恩纳莎”,原是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等,由巫师表演的法事舞蹈。羌族巫师称“许”或“释比”,是多种信仰中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专职巫师。进行的法事舞蹈,根据祭祀活动的需

羌族巫舞共分为几种形式 羌族舞蹈

...后(右手执鼓槌同时还要拿一铁响盘,左手执单面皮鼓)。羌族风俗,人生病或死后举行葬礼时均要跳皮鼓舞,必由巫师领跳,亲朋都要参加。击鼓的动作习惯是由右舞到左,再由左舞到右,名“两边打”,速度由慢至快,逐渐加...

羌族羊皮鼓舞都需要怎样的道具和装束

羌族羊皮鼓舞的主要道具——单面羊皮鼓跳羊皮鼓舞的道具虽然有盘铃、神杖等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单面羊皮鼓,那是一种用羊皮绷制而成的单面鼓,直径约八十公分,未绷羊皮的一面在鼓圈内有一横木做的扶手,击打是用手

羌族的羊皮鼓舞有着怎样的历史来源

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马蹬村的“何家祖坟”是当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据资料记载,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后进行。火化时亲人们围坐一旁哭泣,然后转为以吟唱丧歌来寄托哀思,再继之以牵手顿足的舞

揭秘:羌族神秘的巫师有着怎样的法术

埋鼠送邪又称“打太平保护”。巫术之一,四川茂县渭门沟羌人每年农历八九月以寨为单位,请巫师作法念经,以求村寨人畜兴旺,地方太平的一种宗教活动。事前由会首设法捕捉一只竹溜子(鼠的一种,栖于竹林,羌人以之为

羌族人对水有着怎样的感情 羌族水祭

羌人自来认为大禹是羌族的祖先,是羌族第一个酋长兼巫师的伟人。大禹治水,功盖华夏,恩泽九州。羌人为有这样一位祖先自豪,并奉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在四川羌族地区——岷江上游、涪水源头、青衣江(羌江)两

羌族祭山会中的天神塔有着怎样神奇力量

一年一度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羌民族的祭山会。羌民以祭山还愿来表示对上天的崇高敬仰,也是祈盼天神木比塔恩赐百姓来年牛羊兴旺、五谷丰收。所以祭山会成为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届时,巫师释比穿戴非常讲究,要戴猴头

羌族为何用狗和鸡来祭山 羌族祭山会

...旗插在神台上,然后头戴猴皮帽,身披豹皮法衣,手敲皮羊皮鼓,口念咒词祈求天赐吉祥。主持人将白狗装进一大背兜内,羌民依次给狗馈赠食物再封背兜口,用绳子将背兜高吊树枝上,7天后派人上山取狗,如白狗安危

拉祜族“芦笙舞”是怎样跳的?有着怎样的风格

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

古老的羌族“释比戏”啥样 羌族文化

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和绵阳市北川县等羌族地区,有一种集祭祀礼仪与戏剧表演于一体的羌族民间戏剧。羌语叫“刺喇”或“俞哦”。此戏在祭神或婚丧嫁娶等活动中表演,均由巫师释比主持并扮演,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