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芦笙舞”是怎样跳的?有着怎样的风格
篇首语: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拉祜族“芦笙舞”是怎样跳的?有着怎样的风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拉祜族“芦笙舞”是怎样跳的?有着怎样的风格
芦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在节日集会或有的祭祀活动时,均跳此舞。拉祜族与同属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样,崇拜葫芦,把葫芦视作祖先诞生的母体的象征。芦笙舞的动作,除有少数为祭祀活动时的特有动作外,绝大部分是表现生产生活和模拟动物生活的,其过程非常详尽。
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围成圆圈其舞为芦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芦笙舞是特点突出的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跳起芦笙舞,能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充满民族团聚的欢乐,增强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澜沧江以西地区,都跳芦笙舞。而与其它民族杂居地区则较流行跳歌。
葫芦笙悠扬婉转、口弦声余音绕梁,表现拉祜族劳动场面的“丰收摆舞”充满欢腾和激情,使人难以忘怀。芦笙舞又称为跳歌,是西双版纳拉祜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拉祜族的乐器主要有三弦、芦笙和口弦。民间歌舞都以芦笙和三弦作伴奏。因此,人们把这种集体性自娱舞蹈称为芦笙舞。
芦笙与拉祜族自古有缘。民间传说,早在大地还分为两层的时候,拉祜族的一位始祖从一个地缝里掉入大地之下小人国居住的第二层。始祖离开亲人以后十分悲伤,用葫芦和竹管做成一只芦笙,吹出委婉动听的乐曲,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大地上的一只竹鼠听到乐声,寻声找到那个地缝,来到大地下层,找到了拉祜族的祖宗,让他拉着尾巴带着芦笙爬出地缝,重返人间与亲人团聚。芦笙成了促成离散亲人团聚的媒介。因此,拉祜族特别喜爱吹芦笙、跳芦笙舞。
拉祜族每年过拉祜扩节、火把节和新米节,人们都要在寨场上跳芦笙舞。领舞者多为男性,吹着芦笙,弹着三弦居于舞场中心,一边吹笙弹琴,一边领舞。
参加跳舞的群众将领舞者围在中间,合着芦笙和三弦的旋律边舞边歌,由一人领唱,大家按固定的词儿合声。芦笙舞有两跺脚、三跺脚、四跺脚、快步、穿插等,但以三跺脚为主,民间有“跳笙要跳三跺脚,越跳心里越快乐”的民谚,说明三跺脚在芦笙舞中的地位。
民间所跳的芦笙舞,据说有30多套,表现的内容有劳动生产、日常生活、模拟动物的动作、互相逗弄取乐等。舞蹈动作以下肢动作为主,主要步伐有跺步、抬腿、曲腿、半蹲、全蹲、跃步、踮步、搓步、小弓箭步、曲膝、弯腰。
手部的动作主要是随着腿部动作的节奏前后摆动。舞蹈动作粗旷奔放,易学、易跳。踏步有时轻缓,有时跺得咚咚有声。伴舞的芦笙和三弦旋律起伏跌宕,颇有特色。
此外,拉祜族民间还有白鹇舞、斑鸠吃谷舞、舂辣椒舞、射弩舞、蛤蟆舞、打谷舞等多种舞蹈。但舞蹈场面不大,不像芦笙舞那样地热烈和引人入胜
相关参考
拉祜族人口30余万(1982),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及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县、西双版纳山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改革和推广了拉祜新文字。拉祜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包
1、习俗性芦笙舞——第一种是每年过“花山节”时跳,这是男女青年联欢和选择配偶的佳期,这天所跳的芦笙舞,古时就称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风清之夜进行。有这类习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设有“跳月”的月亮
“花山节”也叫“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的举办者要在山上立一根花杆,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围在花杆下,进行祭花杆、唱古歌、爬花杆比赛、跳芦笙舞、武术表演、斗牛、对唱山歌等活动。滇东
芦笙舞是拉祜族舞蹈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集体舞蹈,多在春节和中秋之时跳,先由村寨长老在广场上放有稻谷、玉米、甘蔗、果品、茶叶等物的篾桌旁向神祈祷,然后全寨人在吹芦笙者的带领下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曲子边唱边跳
(一)饮食食物分生食和熟食两种。熟食主要是烤和煮。过去和现在均有吃烤肉的习惯,用两根竹棍把涂有盐和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黄、烤香、烤脆后吃。玉米和旱谷都用木杵臼舂捣。1949年前只是个别人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小部分白族人民将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之纹饰中有铜鼓舞、芦笙舞、羽舞、鹭舞、盘舞、盾牌舞等等。在一个铜扣饰上,铸有八人组
相传,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爆发了一次空前的水灾,洪水把一切都吞没了,面对滔天的巨浪,人类的祖先为了保存一点人类繁衍的希望,把五十对男女分别放进了五十只大葫芦里,并把葫芦放进水里,让它随波漂流,其中的一只
相传,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爆发了一次空前的水灾,洪水把一切都吞没了,面对滔天的巨浪,人类的祖先为了保存一点人类繁衍的希望,把五十对男女分别放进了五十只大葫芦里,并把葫芦放进水里,让它随波漂流,其中的一只
...种庄稼和饲养牲畜。有一天,一位皇帝路过佤族、傣族和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发现他们不会种庄稼,于是吩咐部下给他们一些谷种,并且传授他们种植方法和技术。不知为什么,傣族和拉祜族都种出谷子来了,吃上了大米饭,可...
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祭献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祭月亮加入了赕佛内容,地点改在寨内奘房。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