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王粲出身名门之家,他年少有才深得蔡邕赏识,却怀才不遇闷闷不乐,归附曹操后深得曹氏父子信赖,担任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等职,封爵关内侯,与曹丕、曹植都交好,他去世后二人悲伤不已。王粲的诗>王粲与孔融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
王粲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
王粲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从小用心读书,注意观察,练出惊人的记忆力。 一天,王粲和少年朋友郊游,经过一座石碑,发现石碑上的碑文不错,两人看了一遍。朋友要试试他"过目能诵"的本事,王粲转过身,一字
王粲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号称七子之冠冕,其诗在建安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可以分为两期三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五言诗苍凉悲慨,志深笔长,前期的四言诗情至语质,文当而整。后期的
记忆力惊人的王粲魏晋时期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赋,当时汉献帝年号建安,最出名的文学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除了他们之外,还有7个人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史称“建安七子”,王粲就是“建安七子”之
建安七子,是东汉时代令人钦佩的一群才子。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才华就更出类拔萃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壮卓绝,他写出来的诗也成为后世的传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多少关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资料呢
三国人物中文名:王粲别号:王仲宣、王侍中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出生日期:公元177年死日期:公元217年2月17日职业:文学家、墨客重要造诣: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魏晋时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有人听见驴的叫声,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如痴如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有这样的癖好,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