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Posted 才子
篇首语: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魏晋时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有人听见驴的叫声,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如痴如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有这样的癖好,每次听到驴叫,都高兴得不亦乐乎。当时的很多文人雅士甚至帝王将相,也都把听驴叫、模仿驴叫当作一种风尚。
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当权。曹氏父子三人都喜欢文学,被誉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当时,曹操专门命人在邮城建造了一座铜雀台,据史料记载,铜雀台高十丈,上面建有百余间房屋,专门供“建安七子”等文人名士活动所用。
曹操的儿子曹丕是魏国的第一位君主,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与“建安七子”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和他们在一起饮酒做诗。在“建安七子”当中,王粲是公认的最富才华的人。他为人诙谐幽默,出语不凡。比如,当他高兴的时候,就喜欢学驴叫,常引得大家捧腹不已。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征讨孙吴,次年,王粲病死,时年41岁。作为王粲最好的朋友,曹丕不胜伤感。曹丕感叹,王粲的死是文坛的一大损失。
于是,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率先学起驴叫。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学起来,一时间,王粲墓前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驴叫声。
【史话趣谈】
在现代人看来,“学驴叫”这种送葬仪式似乎不可思议,更何况是在封建时代。但是,它反映的正是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放浪不羁的内心世界,一种不拘于固定形式对友人真心的祭奠,更体现了曹丕与“建安七子”的特别感情。其实,我们祭奠一个人,懂得他内心的真正需求,给予他心灵的快乐便足矣。这样,“皆作驴叫”有何不可呢?
曾在王粲葬礼上组织大家学驴叫 古怪的曹丕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就因为欺负老弟曹植这事,曹丕被国人鄙视到如今。
其实,曹丕并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植与他有直接的权力矛盾,所以曹丕视为敌人。而当他与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时,他就会完全放下戒心,成为一个有话直说,有酒同喝的哥们儿了。同时又因为他继承了曹操古灵精怪的基因,所以在朋友聚会中总能想人所难想的脑筋急转弯话题。
曹丕在当魏王世子的时候,其实没什么事做,所以不时会利用老爸的钱财来开开派对。有一次,曹丕请了百来号人来吃大餐。在盛大的酒席上,大家本着“扶着墙进来,扶着墙出去”的大餐原则,胡吃海喝着,不时赋赋诗、唱唱歌,十分快乐。
突然,曹丕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君王和父亲同时患上了同一种急病,只有一颗丸药可以救治。那么,是应该救治君王、或是应该救治父亲呢?”
这个问题太有哲学深意了,大家立即被震撼了,随即饭也不吃了,酒业不喝了,展开了“救治”大讨论。当时,有一位名字叫做邴原的大学者,也出席了这次宴会。当大家都在从不同角度喷洒哈喇子的时候,邴原先生却是正襟危坐,不出一言,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咦,曹丕很好奇邴原的瑜伽姿势居然能保持如此之久,走到邴原面前咨询看法。
谁曾想,邴原先生怒发冲冠地冲曹丕嚷道:“救父…亲!”曹丕被喷了一脸,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聊,悻悻罢宴。
当了皇帝后,曹丕有事忙了,但面对朋友们时,依旧是老脾性。老友王粲因病去世,安葬时,曹丕与一些文友一道前往吊唁。因为王粲平时好学驴叫,曹丕就提议:“王粲生前这么喜欢驴叫,今天我们悼念他,大家都学驴子叫一声,算是给他送行吧。”于是由他带头发声,大家跟着一起鸣叫。王粲墓前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驴叫声。王粲追悼会就在一遍又一遍哀伤的驴声中结束了。
相关参考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魏晋时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有人听见驴的叫声,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如痴如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有这样的癖好,每次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
历史人物 他才高八斗过目不忘却讳疾忌医 死后曹丕学驴叫给他送葬
王粲王粲出生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年少时便深得大文豪蔡邕赏识,可惜怀才不遇,直至归附曹操后才得到曹氏父子的器重。王粲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合称“曹王”。他去世时,曹植
魏晋名士喜好模仿驴鸣齐学驴叫送亡友 魏晋名士们,多喜模仿驴鸣,认为有音乐感,竞相延习,并不以为粗俗聒耳。如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曹魏时著名大文士王粲喜闻驴鸣之声,在他死
魏晋名士喜好模仿驴鸣齐学驴叫送亡友 魏晋名士们,多喜模仿驴鸣,认为有音乐感,竞相延习,并不以为粗俗聒耳。如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载曹魏时著名大文士王粲喜闻驴鸣之声,在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