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粲简介

Posted 诸子

篇首语:既然认准一条路,就别去打听要走多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粲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粲简介

王粲

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 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有幸与不幸。曹操罗织文人于邺下,政治上的考虑大于文学。“诸子在魏,犹孟子在齐,不治事而议论。魏武看诸子,俱是书生无济,然不收之,则失人望,故用之以充文学。”(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5)七子依附曹氏于乱世,虽然有了安定的创作环境,但个性不免受到压抑,无聊的应酬之作亦相应增多。

www.cha138.com

王粲 七子之中,王粲(177-217)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字仲宣,存诗23首。 王粲之诗,四、五言诗兼善,其依荆州刘表时所作四言《赠蔡子笃》、五言《七哀诗》三首等,体兼《诗》、《骚》,颇得《十九首》韵致,是建安诗人的上乘之作。《七哀诗》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依附曹操后,尝随军出征,作《从军行》五首,既写书生抱负,也抒发乱世悲慨,兼有对曹操的颂美之词。全诗气象壮阔,格调苍劲,为杜甫的前后《出塞》开辟了先路。 因侍从文人的地位,王粲后期也有应酬之作,《公宴》。 王粲《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壮志未酬的心境,在建安抒情小赋中,与曹植《洛神赋》并为双美,其《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难钟荀太平论》、《安身论》等文,或直陈利害,词义恳切,或义近名法,长于辨难。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王粲简介

三国人物中文名:王粲别号:王仲宣、王侍中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出生日期:公元177年死日期:公元217年2月17日职业:文学家、墨客重要造诣: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代

历史人物 王粲的儿子 王粲之子 王粲的作品

王粲王粲别称王侍中,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并称“曹王”,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公元217年,王粲病逝,时年41岁,曹丕用驴鸣为其送葬,曹植作《王仲宣诔》以怀念他。王粲的儿子王

历史人物 王粲的诗 王粲登楼赋

王粲王粲出身名门之家,他年少有才深得蔡邕赏识,却怀才不遇闷闷不乐,归附曹操后深得曹氏父子信赖,担任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等职,封爵关内侯,与曹丕、曹植都交好,他去世后二人悲伤不已。王粲的诗>王粲与孔融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特意为王粲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他亲自带着这批文人雅士去祭奠王粲。在王粲墓前,曹丕说道:“什么官话、套话之类的东西就不要说了。王粲平日最爱学驴叫,让我们一起学一次驴叫,送他入土为安吧!”随即,曹丕

为什么下祺的人让王粲重新摆一遍祺子

王粲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文学家。他从小用心读书,注意观察,练出惊人的记忆力。  一天,王粲和少年朋友郊游,经过一座石碑,发现石碑上的碑文不错,两人看了一遍。朋友要试试他"过目能诵"的本事,王粲转过身,一字

建安时期重要诗人“王粲”的诗有何特点及风格

王粲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号称七子之冠冕,其诗在建安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可以分为两期三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五言诗苍凉悲慨,志深笔长,前期的四言诗情至语质,文当而整。后期的

中国历史 《记忆力惊人的王粲》的历史故事

记忆力惊人的王粲魏晋时期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赋,当时汉献帝年号建安,最出名的文学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除了他们之外,还有7个人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史称“建安七子”,王粲就是“建安七子”之

揭秘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坎坷一生

  建安七子,是东汉时代令人钦佩的一群才子。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才华就更出类拔萃了。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一生悲壮卓绝,他写出来的诗也成为后世的传世之作。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多少关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资料呢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魏晋时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趣闻:有人听见驴的叫声,就像听到了天籁一般的仙乐,如痴如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有这样的癖好,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