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历史 对金国诗人元好问的诗词艺术创作分析

Posted 诗人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元朝历史 对金国诗人元好问的诗词艺术创作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元朝历史 对金国诗人元好问的诗词艺术创作分析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是纵跨金、元两朝的文化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锲而不舍、默默奋斗的崇高精神,堪称继杜甫之后的一代;诗史。元好问经历了;大定明昌五十年的金朝盛世,更经历国亡家破的流亡生活。他的一生与他所处的残酷动荡的时代息息相关。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诗人亲历了入侵者的凶残暴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和人民遭受的巨大浩劫,他用饱蘸悲愤沉郁的笔墨描绘出了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卷,并造就了文学史上又一个现实主义高峰。

元好问的诗歌,现存一千三百六十多首。他的诗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高度的思想倾向。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罪恶是其诗歌的基凋。其诗对于金末的腐朽统治以及蒙古军对金朝的侵扰、蹂躏,以致灭金的实史,做了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在艺术上,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选取富于表现现实本质的事件入诗,语言朴实无华,毫无雕琢痕迹,其诗规模李、杜,力复唐音,;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金史·元好问传》)。元好问生长于风土完厚、质直尚义的云、朔地区,又亲历了金源帝国鼎革易代的社会巨变,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从而赋予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沉郁刚健的风格,为异彩纷呈、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气象。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结合他的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避乱漂泊,三为县令,国亡家破,晚年飘游。

第一,避乱漂泊时期,从金卫绍王至宁元年(1213)至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贞南渡后,金朝地盘日渐缩小,政治日益腐败,又掀起连年伐宋战争,加重聚敛徭役,;竭肝脑以养军(《金史·哀宗本纪》),金朝国势渐渐衰败下去。而蒙军的军事进攻却规模日盛,所到之处,杀戮掳掠,无所不为。这期间,元好问被迫南渡避乱,背井离乡。

这一时期的作品,饱含着对敌人的仇恨、对家乡沦陷的怀念和对残暴统治的痛恨。如《石岭关书所见》:

轧轧旃车转石槽,故关犹复戍弓刀。连营突骑红尘暗,微服行人细路高。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逃。青云玉立三千尺,原只东山意气豪。

贞二年,蒙军陷忻州,屠城十万,诗人避于阳曲北山得免。兵过回忻,看到的还是一幅凄惨的景象。金朝官吏的旃车碾过石槽,逃难者匆匆而过。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来,给人以荒凉孤寂之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强烈憎恨。结句深寄恢复国运于东山之高峻,充满了渴盼之情。

诗人南渡河南三乡之后的作品,反映现实日渐深刻,《箕山》《元鲁县琴台》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试看《箕山》: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这首诗对战伐间作,;蛮触角逐,作了愤怒的声讨。面对;宇宙日流血作者痛恨不已,向往鲁连蹈海、夷叔采蕨的气节,具有爱国主义的初步思想,同杜甫;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的浩歌一脉相承。诗风纯净自然、古朴苍莽。沈德潜评此诗:;遗山以此诗得名,高其人因高其山,非诚高于衡华也。(《宋金三家诗选》)文坛领袖赵秉文盛称为:;少陵以来无此作。(郝经《遗山先生墓铭》)此诗诚为有金一代的诗歌力作。

第二,三为县令时期,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至正大八年(1231),这一时期,元好问历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由于深入农村,作者深感金末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统治者拼命压榨人民,结果使桑田荒芜,灾祸横流,加之蒙军继续南伐,加速了金政权的崩溃,诗中反映现实之作日多。如《内乡县斋书事》写道: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他为;催科无政而苦恼,也为出粟无人而担忧。在谴责苛索严追赋税无度的同时,陷入深深的自我矛盾之中。又如《宿菊潭》:

田夫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住,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直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得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避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一代文宗元好问的故事 元好问的诗词

  元好问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作品是宋金对峙时期和金元交接之际的代表作,被称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无一不精。元好问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历史学家,以诗歌记史,为研究金朝历史具有

历史人物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 元好问有哪些作品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元好问有哪些作品?自古以来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词,但最为脍炙人口的,却莫过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所作的。 

元好问的生平简介 元好问有哪些作品?

  自古以来有许多描写爱情的诗词,但最为脍炙人口的,却莫过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所作的。  其实

历史人物 元好问的元好问的生平介绍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_问世间情为何物

本名:元好问别称:元才子、遗山先生字号:字裕之号遗山所处时代:金朝→大蒙古国民族族群:汉族(鲜卑后裔)主要作品:《遗山集》《中州集》《续夷坚志》等主要成就: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

如何评价元好问此人?元好问到底属于哪国人?

  人物档案  姓名:元好问  字:裕之  号:遗山、遗山先生  国家:金国  民族:汉族(鲜卑后裔)  出生地:太原秀容  出生时间:1190年  去世时间:1257年  职业:著名文学家、诗人、历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从小就称为是神童吗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

元朝历史 文学家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1257年10月12日)是金末元初人,出生于山西,他少年时是金宣宗在位时期,金哀宗1124年即位,元好问也恰好是同年为官,得礼部尚书赵秉文劝说召为国史院编修(注意此官),历任镇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

历史人物 元好问简介,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  (1190~1257)  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曾任国史院编修、南阳令、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后绝意仕

元好问是谁?元好问是怎么死的?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之时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有“一代文宗”的美称,时人推其为文坛盟主。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金元两国交接之际,在文学上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