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最像自己的李恪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最像自己的李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最像自己的李恪
李恪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可是就这样一位让李世民一直看好、悉心培养的皇子为什么最终没能登基大统?最终在一场莫须有的叛逆中被杀,结束了他这传奇的一生。
李恪出身高贵,这份高贵是要远远优越于他的兄弟姐妹,乃至要高于他的父皇!这是中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李恪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其母是隋炀帝爱女、隋朝公主,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与其胞弟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高贵的吴王李恪,他自小聪颖好学、对于文治武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也与他的母妃杨妃见识非凡有关。杨妃出身皇室与身俱来的高贵让李世民喜爱不已,这份宠爱在由了李恪后自然对于这个儿子青眼相待,逐渐长大后李世民发现李恪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旧唐书》中对李恪的记录是“太宗常称其类己”,一个父亲对于像自己的孩子不由的偏心宠爱。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
其一,李恪身份特殊,他荣耀因为他无与伦比的身份,可是他悲情的一生也源于此。李恪的生母杨贵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也就是说他是杨广的外孙,唐太宗如果立李恪就要冒风险的,以李恪刚强的性格为杨广翻案是极有可能的。而当时的功臣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他若被立,则会损害了长孙集团的利益。
其二,李恪不是唐太宗,能力有缺陷。李恪从性格上是很像唐太宗,但他毕竟不是。贞观十一年,李恪在任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的时候因狩猎过度、践踏庄家而被御史柳范弹劾,一个地方刺史都做不好,怎能指望治国。反观李治,在下去锻炼的时候政绩就不错,受到民众爱戴。
其三,李世民保全所有儿子。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深深知道帝王之家兄弟残杀的残酷性,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重蹈覆辙。李治不喜骑射,喜读书,有儒生风范,可以做守成之主,李恪相反,喜骑射,可能也有些骄横之气。李世虽然杀兄逼父,他肯定不希望骨肉相残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所以他最终没有选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为储君,而是选一个年轻仁义的李治如果选了李恪。如果李恪继位,一向与李承乾、李泰有矛盾的他,可能不会放过李承乾与李泰。李治则不同,他性格温和,不喜欢杀戮,他当了皇帝各方都能保全。
但是百虑终有一疏,长孙无忌还是不肯放过夺储失败的李,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一个血统高贵的大唐皇子就此陨落。
相关参考
唐太宗立风波:唐太宗曾欲立吴王为这件事,历来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立了李治不久之后又觉得这个小儿子只有十五岁,一直养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经过什么历
【李恪简介】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李恪贤能无比,李世民曾多次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可是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贤能无比的李恪,年仅39岁
历史人物 李世民为什么想立李恪为太子?最终为什么选择了李治?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光是在为自己选择继承人,更是为这个国家选择一个可以接替自己延续下去的力量。唐太宗李世民就面临过这样的困境,先是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
电视剧《隋唐英雄》中,是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贤能无比,曾多次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可是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贤能无比的李恪,年仅39岁就了,那么,李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
李恪,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杨妃的身份更是尊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李恪如此特别的身份也使得他比其他的皇子要显得更加引人注目,但是这个身份却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猜
李恪,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杨妃的身份更是尊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李恪如此特别的身份也使得他比其他的皇子要显得更加引人注目,但是这个身份却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猜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
比窦娥还冤: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之死(图)(1)>《贞观长歌》聂远饰演的李恪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
说到李岘就不得不说起李恪——李世民的第三子,是李世民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据史料《新唐书》中记载:“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中,也有记载,帝曰
说到李岘就不得不说起李恪——李世民的第三子,是李世民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据史料《新唐书》中记载:“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