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白沙细乐”有着怎样神秘的说法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白沙细乐”有着怎样神秘的说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纳西族“白沙细乐”有着怎样神秘的说法

这一说法相似的亦有清末的《丽江县志》的记载:“现实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绵悱恻,哀伤动人。其发引也,亦以送之。”

由此可见,白沙细乐至少在清代已经作为哀乐使用。另据《云南丛书·一笑先生诗人钞·巨甸居人》称:“究竟此曲,创自民间。木氏盛时,永宁夷率众来袭,木氏设伏北沙以待之,歼夷殆尽。民间造此曲吊之,古云‘北沙细乐’。‘细梨’者,细乐也……”作者一笑先生(1827~1887)系丽江人氏,显然与上述二志书的说法不同。

第二类为民间传说。这类说法也较多,主要有两种。其一相传白沙细乐是当年忽必烈赠送给纳西族首领阿良(一说为木天王)的礼物之一。南宋理宗宝元年(1253)蒙古宪古宪宗命令其弟,也就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纳西首领阿良在剌巴江迎接蒙古大兵执礼甚恭。不久,忽必烈攻破大理,在挥师北还之际,为感谢阿良,封他为“茶罕章管民管”,并且还赐予阿良大量礼物。

其中,就包括半队乐工和一半乐谱。忽必烈南征的这段故事,在明代纳西宗谱牒《木氏宦谱》中有明确记载。但在关于礼物的记载中,并没有提及音乐。其二是为龙女公主而作。

相传木天王想吞并西番国,便把女儿龙女公主嫁给西番王子。龙女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写封信,将信挂在狗脖子上带到西番国去。西番王子知道这一阴谋后,便率兵来攻打丽江;但被木天王打败。

木天王旋即将公主囚禁于玉龙湖中的玉龙亭。公主死后,人们为纪念她而创作白沙细乐。所以白沙细乐有一种月寒风轻冷雨霜魂般的凄楚情调,常常有闻此乐后感慨红尘苦难而悲从中来、失声恸哭者。这是一个优美的故事,还将白沙细乐的名曲《一封书》、《公主哭》、《赤脚舞》、《阿丽哩格吉拍》等揉进了故事情节之中。

第三类为当代学者的研究。诸如北京学者毛继增先生,他曾于1962年赴丽江进行过实地考察。根据调查资料,他认为白沙细乐可能是元代蒙古族军队入滇时传入丽江。由于一部分蒙古士兵长期留守而定居丽江,这音乐也就伴随着他们而流传至今。

其依据除了上述两部志书的记载外,还有如下几点:一、一部分蒙古士兵留驻丽江是事实。如今当地有一村子的名称汉译即为“蒙古人居住的村子”,亦有部分当地还称自己为蒙古族的后裔。二、演奏白沙细乐时乐工作蒙古族装束,而其他民间表演艺术均无此习俗。

三、在白沙细乐的乐队中有一种叫“苏古笃”,其形制与元史中记载的“火不思”基本相同,丽江的邻近地区和云南其他地方亦无此乐器。

此外,云南学者黄镇方先生则认为白沙细乐不仅是“元人遗音”,而且具体来说是约于明代中叶传入云南丽江的昆曲。其基本形式是南北合套。黄先生主要从曲牌名称、音乐形态和伴奏特点的比较以及结合其他史料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比如白沙细乐中有与南北曲同名或相似的《南北曲》、《叨叨令》、《寄生草》、《一枝花》等曲牌;在旋律上白沙细乐与昆曲唱腔有许多共同特征;在结构方式上白沙细乐的组套法则与昆曲的曲牌联套多方面吻合等等。

相关参考

纳西族“白沙细乐”的传统仪式是啥

同其他民族的丧葬音乐一样,纳西族的丧葬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仪式规范。白沙细乐的乐队由一位年长的人负责组织领导,严格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演奏,同时,每个仪式都配上了相应的乐曲。纳西族的丧事一般分为3天。3天

纳西族“白沙细乐”主要有啥民族风格

白沙细乐的乐队由纳西族乐器组合而成,从中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乐器组:一为吹管乐器,有竖笛、横笛、波伯。其中横笛是主奏乐器,而波伯则是纳西族特有的竹制乐器。二

纳西族“二簧”是怎样演奏的 纳西族乐器

二簧,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形同汉族京胡,音色脆亮,用于演奏“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形制与京剧伴奏乐器京胡相同。琴筒竹制,圆筒形,多使用一截两端通透的毛竹筒制作,筒长

纳西族“二簧”是怎样演奏的 纳西族乐器

二簧,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形同汉族京胡,音色脆亮,用于演奏“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形制与京剧伴奏乐器京胡相同。琴筒竹制,圆筒形,多使用一截两端通透的毛竹筒制作,筒长

纳西古乐为何被称为“音乐化石” 纳西族音乐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有着一

纳西古乐为何被称为“音乐化石” 纳西族音乐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有着一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纳西族的春节有着怎样特殊的民间习俗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纳西人的过年习俗很有意思,在云南丽江古城大研镇,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

纳西族的“打跳”在民间有着怎样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在崇山峻岭中,居住着许多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纳西族的部落里,有一户勤劳的农家,母亲早逝,留下五个儿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对儿子们百般疼爱,尽心操劳把五个儿子拉扯成人,五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