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如何走出一条非典型成功道路的?
Posted 孟浩然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孟浩然是如何走出一条非典型成功道路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浩然是如何走出一条非典型成功道路的?
你若是一个生活在唐代的文人,想功成名就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公务员,否则你就没什么前途了,要么像温庭筠那样投身于风月场所,变身为妇女之友;要么像高适那样,转战边塞,曲线救国。但是,也有人什么都不干,到处旅行,最后也红了。
比如,孟浩然。
孟浩然是个什么样的人?好朋友李白是这样评价他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个风雅潇洒到让你跪拜的人。他放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隐居于松山林泉之中,在游山玩水、漫游交友、田园农事间过着恣意盎然的诗酒花生活,其品格之高洁令世人仰慕不已。因为就连李白,也做不到对仕途的完全放弃啊!
有人说那是老孟屡试不中才放弃的,但是我说老孟潜意识里压根就不想中,所以他的求仕之路充满迷之矛盾。
首先孟浩然这孩纸出身书香门第家庭,家里薄有恒产,意思是有田地、房屋这些不动产。家境不算富有,但也不愁衣食。所以他没有那种强烈的想要改变命运的动力。
其次,打从小时候起,他就和弟弟读书习剑,长大成人后便隐居于鹿门山。25岁起辞别家人远行,游走于长江流域一带,广交各方朋友。如果是一个一心求仕的人,早早就会参加科举考试,哪有这么多闲功夫去游历,而且一游还游到40岁。
孟浩然40岁和45岁时才去长安参加科举,两次都不中。以他的才华和人世经验,不中颇为可疑。多半是因为世人皆以为这是正途他才为之,但内心深处对这条路却有所抗拒,对考试的功利心不够充足。
但是以他的朋友圈和知名度,机遇大门又N次向他敞开过,可他又生生拒绝进入。
孟浩然40岁那年在长安虽然考试不中,却认识了不少名流,包括年轻的王维,两人成为忘年之交。王维邀请他去自己上班的翰林院作客,结果碰上唐玄宗来访。这是多么好的机会!但是孟浩然的第一反应是钻入床底躲了起来。
唐玄宗早已听说过他的诗名,很是高兴,便请他出来一见,关切地问他,最近有什么新作啊?机会又来了!但是孟浩然竟然诵起那首有抱怨之嫌的《岁暮归南山》,皇帝一听“不才明主弃”,脸都绿了,便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明明是你自己不求官做,又不是我不用你,干嘛赖我!从此便不再用他。孟浩然就这样亲手断送了前程。但这只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46岁那年,襄阳刺史韩朝宗非常欣赏孟浩然的才华,有意引荐提拔他,便与孟浩然约好日子一起进京去朝廷。结果到了那天,孟浩然正好遇上老朋友,便一起喝酒,正喝到兴头上时,韩朝宗派人来接他,孟浩然却摆摆手,“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它!”我正喝酒呢,身心已经很快乐,哪还顾得上其他啊!结果就没去,也得罪了韩朝宗不再为他引荐。这显然说明,在他心中,开心喝酒都远比仕途重要。
一直到58岁时,孟浩然被荆州长史张九龄招至幕府,但是没干几天,他又辞职回了老家。
所以别看孟浩然经常在诗中嚷嚷想发达,恨无人赏识,其实也就是过过嘴瘾。
终生未仕的孟浩然后又游历吴越、巴蜀等地,写出不少名篇佳作,成为唐代山水诗第一人,比王维都早,与王维并称“王孟”。
相关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
导读:张学思这位大帅府走出的四公子可谓一生传奇。他出身军阀家族,却走了一条和兄弟姐妹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1938年10月中旬,张学思改了姓名,由武汉经西安辗转来到了延安。12月初的一个下午,在杨家
1.上海石化的历史沿革公司简况该公司前身为中国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通过2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经历一期、二期、三期三项工程的调整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改革求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企业三级跳的宏伟发展战略,形成了令
生命就像一条长河,有平坦的道路,也有湍急的水流。生活也是如此,并非都是顺境,逆境也同样存在。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若是能够直面困难,并且迎难而上,就能获得成功。但若一直徘徊在原
谭 盾:从音乐的窗口关照东方智慧张 洁 从东方到西方,从湘西到世界,谭盾以自己的音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谭盾有一个自己的理想;把中国很远古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音调、传统,通过自己的音乐实践,带到
我国早期历史中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葛与麻。葛是一种豆科植物,会生长出很长的藤蔓,古人取用它的纤维来做衣物的原料。《诗经》中有不少关于采葛的诗篇,而成语中的“冬裘夏葛”说的也是冬日穿动物的皮毛,夏天穿用葛织
原创 孟浩然中年一首诗,内心孤寂,让人深有同感,太经典选入课本
孟浩然人人都很熟悉,是唐朝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为他本人平生不曾进入仕途,所以又被称之为:孟山人。其实他的身世照样不错的,是一个典型的书香家世,固然没有滔天的富贵,然则却要比好多身世贫贱的
原创 孟浩然中年一首诗,内心孤寂,让人深有同感,太经典选入课本
孟浩然人人都很熟悉,是唐朝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为他本人平生不曾进入仕途,所以又被称之为:孟山人。其实他的身世照样不错的,是一个典型的书香家世,固然没有滔天的富贵,然则却要比好多身世贫贱的
历史秘闻 原创 孟浩然中年一首诗,内心孤寂,让人深有同感,太经典选入课本
孟浩然人人都很熟悉,是唐朝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为他本人平生不曾进入仕途,所以又被称之为:孟山人。其实他的身世照样不错的,是一个典型的书香家世,固然没有滔天的富贵,然则却要比好多身世贫贱的
秦始皇建筑这条道路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本身出巡轻易,也是为了运兵、交通对照轻易。在秦始皇看来,建筑这条道路的意义仅次于万里长城,是以秦始皇将这件主要的差事交给了最注重的上将蒙恬。这条道路建筑的起头时间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