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上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开国少将
Posted 公子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上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开国少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上从大帅府走出来的开国少将
导读:张学思这位大帅府走出的四公子可谓一生传奇。他出身军阀家族,却走了一条和兄弟姐妹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1938年10月中旬,张学思改了姓名,由武汉经西安辗转来到了延安。12月初的一个下午,在杨家岭,张学思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那是延安少有的一个好天气,刚刚进入马列学院二班学习的张学思,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身穿灰色的旧棉衣,胳膊肘和膝盖处都打了补丁。张学思感到很惊讶,若不是亲眼看见,他怎么也想像不到毛泽东生活竟如此简朴!毛泽东亲切地拉他坐下,操著浓重的湘潭口音问道:「你就是张学良的弟弟吧?」张学思回答:「是的,我是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现在改名叫张昉。」当毛泽东问到:「你感觉怎么样啊?能过得了这里的生活关吗?要不要钱花?」张学思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说:「主席,你可别把我当成小孩子!」> 「哈哈哈!」毛泽东爽朗地大笑起来,亲切地对张学思说:「你是个少爷公子出身,过去的生活条件那样好,初到延安,我担心你生活受不了呦!」张学思爽快地回答:「主席,我能受得了。好多同志都是这样过的,过得很愉快。他们能行,我也能行!」张学思将自己的心里话跟毛泽东讲:「延安虽然艰苦些,但我觉得这里的生活比什么地方都好。在家里,衣食住行是都很优越,但那个家庭,只有享乐的自由,没有革命的自由。我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再好的东西吃著也不香。我要革命,要抗日!延安是最好的大学。」> 1939年9月,23岁的张学思被派往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直属二队任队长,由于二队学员都是东北籍,因此二队也称东北干部队,简称东干队。张学思从此开始了在抗大的学习和工作。>相关参考
导读:1955年9月27日下午五点,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将星闪烁,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汉有云台二十八将,唐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1955年的这次授衔除了十大元帅,还有1042个人被授
近代人物中文名:朱兆林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省平昌出生日期:1907逝世日期:2003信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曾任职务:干事、股长、团政治处等主任朱兆林朱兆林(1907—2003)
1、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2插曲 是不是来喜被秋凤等从大帅府救出来后,四处流浪时的配乐插曲? 因为爱我存在——罗文 歌词(国语) 就在眼前展开,这一个新时代。 未来已经变成现在,要怎样安排。 风还是
核心提示:中国也有巴顿这样的人物,一生与战斗和枪声结下不解之缘。此人是谁?钟伟,开国少将,英雄经历暂不赘述,想想在当年庐山会议上,唯一敢拍桌而起为彭德怀说话的人。钟伟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
他为抗战捐献飞机30架,曾授国、共两个少将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叫黄正清的藏族少将。黄正清(1903-1997.10.6),又名罗桑泽旺,号子才,四川顺化(今理塘)人,藏族。曾任国民党第
他为抗战捐献飞机30架,曾授国、共两个少将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中,有一位叫黄正清的藏族少将。黄正清(1903-1997.10.6),又名罗桑泽旺,号子才,四川顺化(今理塘)人,藏族。曾任国民党第
历史人物 白志文是谁?此人身怀清朝皇族血统,参加革命建国授开国少将
在我国近代的历史当中,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将军都是出身于农民家庭,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出身富贵的倒是有却也是少数,但是出身贵族的也就仅此一为而已,他就是白志文,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他的将军之旅。>>白志文,出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2插曲 是不是来喜被秋凤等从大帅府救出来后,四处流浪时的配乐插曲? 因为爱我存在——罗文 歌词(国语) 就在眼前展开,这一个新时代。 未来已经变成现在,要怎样安排。 风还是
江西有个县,被称为中国第一烈士县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因为那个县的人口当时有23万人,却有8万人选择了参军,有5万多人为国捐了躯,还有很多开国将领是从这个县走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一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