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古代计时工具简介
Posted 日晷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古代计时工具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古代计时工具简介
时间的流逝一直是人类的当务之急,无论是满足基本需求的问题,例如何时吃饭和睡觉,季节对于迁徙和农业目的的重要性,还是更复杂的时间测量,以确定的时间段周、天和小时。
使用天体
最早的时间测量方法是通过观察天体——太阳、月亮、恒星和古代已知的五颗行星。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冬至、月相以及特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在所有古代文明中都被用来划分特定的活动。例如,埃及和米诺斯建筑通常以朝阳的方向建造或排列以观察特定的星星。我们最早的一些文本,例如公元前 8 世纪左右荷马和赫西奥德的文本,描述了使用星星来具体确定航行和耕作的最佳时期,这些建议今天仍然有效。
星历是在近东创建的,希腊日历很可能基于月相。公元前 5 世纪的希腊 Parapegmata 归因于 Meton 和 Euctmon,被用来绘制星历和与天文观测相关的节日日历,这些日历保存在公元前 300 年左右来自 Hibeh的埃及纸莎草纸中。著名的 Antikythera 机械装置可追溯到公元前 1 世纪中叶,并在爱琴海沉船中发现,它是一种复杂的装置,通过复杂的轮子和齿轮排列,展示和测量天体的运动,包括日食。
日晷
在整个古典时期,太阳一直是时间测量的主要来源。事实上,日出和日落决定了古代雅典议会和罗马参议院的会议,而在后者中,日落之后决定的法令被视为无效。早期的日晷仅表示月份,但后来的努力试图将一天分成规则单位,并表示埃及人和巴比伦人首次发明的昼夜十二小时。半小时测量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它在公元前 4 世纪Menander 的希腊喜剧中被提及,因此一定被普遍使用。从现存最早的日晷日期提洛在公元前3世纪。
从希腊化时代开始,由于对角度和位置变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日晷变得更加准确。
从希腊化时代开始,由于对角度和位置变化的影响(尤其是纬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时间的测量变得更加精确,日晷变得更加准确。日晷有以下四种类型之一:半球形、圆柱形、圆锥形和平面(水平和垂直),通常用石头制成,并标出凹面。一个时针在表盘表面投下阴影,或者更罕见的是,太阳从一个洞里照进来,因此在表盘上形成了一个斑点。在罗马帝国,便携式日晷开始流行,一些日晷带有可更换的圆盘以补偿位置的变化。所有主要城镇都有公共日晷,它们的受欢迎程度不仅体现在考古发现中——25 个来自 Delos,35 个来自庞贝城单独 - 但也参考希腊戏剧和罗马文学。甚至有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著名笑话归功于图拉真皇帝,当他注意到某人鼻子的大小时,他打趣道:“如果你把鼻子对着太阳,张大嘴巴,你会看到所有过路人的一天”(Anthologia Palatina 11.418)。到上古晚期(约公元 400 年至 600 年),生产了高度复杂的便携式日晷,可以调整到多达 16 个不同的位置。
水设备
还发明了使用水的时间测量装置。也许是从早期的油灯演变而来的,这些油灯已知在一定数量的油下燃烧一段时间,早期所谓的水钟从一个容器向另一个容器释放特定量的水,需要特定的时间这样做。最早的可能是在公元前 1600 年左右来自埃及,尽管他们可能从巴比伦人那里借用了这个想法。希腊人用这样的设备(klepsydra在雅典)法法院,并确定一个单一的讲话可能会持续多久:约六分钟。
希腊和罗马军队也使用水钟来测量轮班工作,例如夜班。更复杂的水钟被开发出来,将水倒入设备中,从而升起一个浮鼓,从而转动一个可以测量其调节运动的齿轮。第一个这样的时钟归因于公元前 280 年左右的 Ctesibius,并且阿基米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开发该设备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大型公共水钟也很常见,通常测量一整天,例如在公元前 4 世纪的雅典集市中就有这样一个包含 1000 升水的时钟。公元前 2 世纪的风之塔 在雅典,由安德罗尼库斯建造,在其外墙上还包含一个大型水钟和不少于九个日晷。
参考书目
Cline, EH青铜时代爱琴海牛津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2012 年。
Kotsanas, K.古希腊人的发明。科斯塔斯·科萨纳斯,2012 年。
Oleson, JP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 the Classical World [Paperback]..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2012 年。
维特鲁威。关于建筑。企鹅,伦敦,2009
相关参考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
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浑仪和简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季节变化规律的支配,春季播种,夏季耕耘,秋季收获,冬季贮藏,农事活动总要跟季节变化紧密配合,而季节变化的周期
古代世界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浑仪和简仪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业生产受到自然季节变化规律的支配,春季播种,夏季耕耘,秋季收获,冬季贮藏,农事活动总要跟季节变化紧密配合,而季节变化的周期
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早期的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格叉和关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后来创造出受水型,水从漏壶以恒定的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能自称为木匠,就可以凭借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手艺,打造精美的木制品,家具摆件、雕梁画栋、亭台楼宇,皆出匠心。木工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概念很广的工种,也是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一把锯、一支尺、一条线、一块木,就能自称为木匠,就可以凭借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手艺,打造精美的木制品,家具摆件、雕梁画栋、亭台楼宇,皆出匠心。木工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概念很广的工种,也是
成绩创造者日期地点备注9.58乌塞恩-博尔特(牙买加)2009-08-17德国柏林电计时9.69乌塞恩-博尔特(牙买加)2008-08-16中国北京电计时9.72乌塞恩-博尔特(牙买加)2008-06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