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Posted 马克思主义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作为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但这并不是说,适合中国情况、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理论就由此产生了;也不是说,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由此形成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一项需要全党进行艰辛探索的事业。毛泽东是这些艰辛探索者中的杰出代表,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在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要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是我们党内较早探索和思考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1925年,他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初步回答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同盟军等问题,明确提出农民阶级乃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1927年初,他又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遇到的又一个问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人首先提出的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但打的仍然是国民党的旗子。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随后又毅然率起义军向罗霄山脉南移,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把农民革命同武装割据结合起来,这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间,他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此,他便始终站在了对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伟大探索的最前列。
关于革命道路思想的初步形成,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正确揭示出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因而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创立的重要标志。在此前后,毛泽东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思想,尤其是关于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也开始逐步形成和展开了。
早在带领秋收起义队伍进军井冈山的时候,毛泽东就曾经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要求把“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我党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开端。1929年底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从而成为建党建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党的建设理论逐步走向成熟,与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要探索中国革命特殊规律,就不能照搬书本,而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然而,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党内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1930年5月,正是为了纠正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充分掌握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精髓和灵魂。
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领导问题,也是中国革命的紧迫问题。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对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在极端危险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普遍自觉的阶段。
长征结束后直到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写下了包括《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著述,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全面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也因此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对于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统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七大”一致通过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党24年经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至此,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从此往后,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迅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梦寐以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杰出代表,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决不是偶然的。除了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等客观因素之外,它跟毛泽东独特的实践经历、卓越的创造才能、超凡的革命胆识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等这样一些主观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他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极高的领悟和把握马列主义精神实质的能力。他从不为学习而学习、为马列而马列,而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去找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去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对中国社会实际的调查和研究。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事实际的革命斗争之后,他就一直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调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在我们党的领导人之间,他调查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内容之广,规模之大,都是无与伦比的。
再次,他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产物,是我们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集中全党的智慧,吸收他人的长处,从实际斗争中去总结新的经验,去创造新的理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最前列,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理论不断发展的源泉。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他自己,正是不断进行这种创新的光辉典范。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4日,收入本书时做了较大压缩、修改,重拟了标题)
相关参考
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由战争观及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建军思想,国防建设理论和战略战术5部分构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等方面组成。研究毛泽东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我国国防的建设极具指导意义。毛泽
延安整风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标志长期以来,人们把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的问世,视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标志。然而在1939年1月给何干之的信中,毛泽东自己却说:“我的工具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寻乌调查前后,为反对教条主义而写的一篇论述调查研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原题为《调查工作》。1930
重视学习——毛泽东的成功之道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党的领袖,是与他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分不开的。早在少年、青年时代,毛泽东就酷
毛泽东是全党学习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典范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提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
少年毛泽东成长的若干特点历史上任何伟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当时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当然与其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性格特征乃至家庭环境等因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重视群众工作是毛泽东领导全党取得胜利的法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依靠群众工作起家的,也是依靠群众工作发展壮大的。可以说,做好群众工作,动员一切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关头,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深刻理解毛泽东时代的探索对改革开放后开辟中
杨昌济对毛泽东成长的影响1936年,当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到自己青年时代的生活时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授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