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

Posted 孝廉

篇首语: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

不论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举士,两者皆有。而事实上,孝廉举士是有包含经学取士在内的,说法如下。

*经学取士:来自于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置五经博士,致使经学发达,儒者多盛行以经学传子,形成累世经学,朝廷任官也以经学取士,结果造成重教育、声望高、历史悠久的世族产生。

*孝廉取士:是属于察举的一种,所谓的察举即是考察后给予荐举之意。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趋于完备,对于察举的人才也有明确的规定,即以儒术取士。而且察举范围也不限于现任官吏,并在察举科目中新增孝廉一项。所谓的孝廉就是孝子和廉吏。举孝廉之要求,一为岁举,二是必由郡国向朝廷荐举,三则人数有规限。汉武帝在元朔元年下诏,严格规定郡国岁举孝廉,由是岁举孝廉,始得贯彻执行。举孝廉须经中央复试,即皇帝策问,而儒家经义又是其中必考的内容。在问以经国大事时,也必须依经学之旨做出回答。

汉武帝开创了察举制主要以儒术取士的新规定!

《汉书武帝纪》:建元九年(前140)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武帝时察举的科目,主要有贤良、孝廉、茂才(秀才)三种。就察举的范围而言,汉文帝时基本限于现任官吏的范围,而汉武帝时则扩大到一般的习经、通经之士。

*贤良:一般称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举贤良始于汉文帝时,形成定制是在汉武帝时期。贤良文学就是那些合于儒家经学要求的德才兼备之士,当时所谓文学即经学也,贤良文学也就是通经之士。

*孝廉:就是孝子和廉吏。两汉孝廉的个人资历以儒者为最多。

*茂才(或称秀才):被举为茂才的奇才异能之士,相当一批是治经儒者,因为察举茂才的主要目的不外是按照儒学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敦美风俗、改善吏治。

PS.汉武帝察举制度在政策上是完全向儒家经学倾斜的。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第一节 南北取士,完善集权

  宣宗在位时期,非常注意整顿吏治,重用贤臣,重视农业,实行仁政,对周边事务实行安抚政策,力主和平。重视农业,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善于纳谏,改革了科举取士法。但宣宗时期的开明政治是有限的,比如宣宗后期的

汉朝 孔光简介?孔光是怎么死的?孔光是怎样的人?

孔光一孔光,字子夏,孔子第十四代孙。孔子逝世414年,即元康元年(前65),他降临人间。这时的孔家,地位已颇高。孔子创立的儒学在汉武帝朝已被定为一尊,成为统治思想;儒经成为取士的科目。孔子后裔身份倍增

明朝历史 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

“零记录”科举:朱元璋不以成绩取士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法,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保护社会安稳发扬着重要的效果,“野无遗贤&rdqu

我国古代科举取士制度怎么来的? 科举的起源

科举的起源: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时代开始,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废止。共实施了1300余年。隋文帝之前是九品中正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科举取士。科举取士的办法:第一步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录取的称为童生。这叫童试

科举取士的由来

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使各地的人才脱颖而出,采取了考试的方法。公元587年,文帝定制,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州县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公元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有

第三节 开科取士,加强统治

  清入关后,凭借其强大的武力确立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同时实行剃发、圈地、逃人、迁海等民族高压政策,导致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康熙继位之后,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也被清军消灭了,清王朝开始出现一统天

汉朝历史 经学昌明、极盛的时代――汉朝

  在儒学作为汉帝国支配思想确立的过程中,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经学也迅速发展起来。汉代是经学昌明、极盛的时代。欲了解汉代的学术思想,对经学之探讨不可或缺。欲探讨经学,与经学几乎同时存在、甚至在有学理上有牵

在科举取士的时代,为什么进士及第一甲二三名称为榜眼,探花

本文由作者不是撞到别人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在科举取士的时代,榜眼、探花是进士金榜上的两个特殊名次,一般金殿考试之后,排榜分为一甲、二甲、三甲。第一甲共三个人: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

汉朝历史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 制度始于汉武帝

 汉朝靠每年“举孝廉”推选人才制度始于汉武帝  汉朝没有科举制度,怎样向朝廷推举人才?举“孝廉”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谓“孝廉&

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开甲取士增女科 南京女子傅善祥一举夺魁

  导读:正当周庠等候黄崇嘏遣媒送聘的时候,黄崇嘏却送来一封辞职求隐的信,并附了一首诗,其中后四句是「立身卓尔青松操,挺身铿然白璧姿。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