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Posted 军队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夏商周的军事制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夏商周的军事制度
夏商西周兵制夏朝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国家及其军队从此产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军事制度也随之出现。经商至西周,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夏朝的军事制度这一时期史料缺乏。据《尚书.甘誓》记载,夏王控制军队,其下有“六事之人”,可能表明夏王辖有分工不同的人员。
这时已有战车,车上的成员区分为左、右、御。对作战人员还有奖惩规定。可见,随着国家及其军队的产生,出现了组织和管理军队的一些制度。商朝的军事制度在甲骨卜辞中有较多的记载。如□方出,王自征“(《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25)、 “□王自征人方”(《殷契粹编》.1185)等卜辞表明, 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也曾率军出征。
高级军事领导职务由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他们平时治民,战时领兵。甲骨文中常有“□”、“□”、“射”、“戍” 等名号出现,可能表明当时军队成员已有不同的职守。 士卒由贵族和平民充当,平时要练习射、御;并以田猎的形式进行演习。“王登人五千征土方”(《殷虚书契后编》上.31.5)等卜辞说明, 战时常根据需要进行“登人”(征兵),一次征发1000、3000或5000人,也有超过1万人的。奴隶多担任杂役。
商朝除王室拥有强大的军队外,各宗族或各方国也都掌握相当数量的军队。“王其令五族戍□” (《殷契粹编》.1149)、“令多子族从犬侯寇周,叶王事”(《殷虚书契续编》.5.2.2)等卜辞表明,这些宗族或方国的军队须听从商王的调遣。 商朝军队有步卒和车兵,作战方式以车战为主。
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 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戈。车下随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现过“步伐”的记载,可能表明当时有独立的步兵队伍。“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等卜辞说明, 当时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可能是师。“登百射”(《甲骨文合集》.5760)、“左右中人三百” (《殷虚书契前编》.3.31.2)、“王令三百射”(《殷虚文字乙编》 .4615)等卜辞说明,当时军队的组织可能以100人为基层单位,300人为中级单位,并有右、中、左的区分。
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 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 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是用青铜铸造的。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个,说明商朝对于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西周的军事制度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 季氏》),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
其下有“友邦冢君、 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调遣。西周晚期,王室衰微,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河南安阳出土的成捆铜矛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 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
金文中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的记载(《禹鼎》、《舀壶》),表明西周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是师。但是,《周礼.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
五人为伍,伍皆有长。”在金文和其他古籍中则未见有此类记载,据以推断,西周军队中可能不存在军的建制,也难于有这样规整的组织体系。西周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车一般由4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随车有徒卒,一般12人,车驰卒奔,簇拥前进。
兵器仍用青铜制造,但比商朝有较大发展。出现了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斩,便于近战的短剑。甲胄、干盾用皮革制成,缀以青铜泡, 更为轻便, 并增强了防护力。战马也装备了护甲。还规定有战前检查武器装备的措施。
战斗中已采用旌旗金鼓指挥,要求行列整齐,攻伐协调,进退一致。注意了不轻易杀降和掳掠。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对西周建立强大军事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军事制度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关参考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从夏代开始,经过商代,到西周时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一直到春秋末年才遭到破坏,大约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那时侯,一切土地和土地上的奴隶都属国王所
历史“有田――成”关于夏代的社会性质问题,目前史学家虽然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是肯定当时存在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已为不少同志所同意。《左传》哀公元年记载伍员谈到“少康中兴”,少康因过浇之逼逃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
我国陪都制度由来已久,近世有学者提出在夏朝时已经出现陪都制度,虽有一定道理,但目前为止,尚不能得到考古发掘或古代文献史料的有力证明。西周时期,随着统治疆域的急剧扩大,再加上殷遗民的不断反抗,原来的都城
夏商周三代战争 约公元前21世纪(一说22世纪),尧的儿子启改弹让制度为世袭制度,建立夏朝,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最初几十年充满着两种
触目惊心的人殉奴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种剥削制度。它虽然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可是这种进步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奴隶主贵族对生产劳动鄙视和漠不关心,对奴隶肆意压迫和屠杀,对社会财富纵情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
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前三单元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启即
“封建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实并不是周人的创新之举,而是源于历史经验的总结;之所以在西周时代正式得以确立并逐渐走向成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知道,在周之前的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了“方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