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原因研究

Posted 安史之乱

篇首语:从来没有说忘就忘这回事,只有假装的冷漠和偷偷想念的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原因研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原因研究

摘 要: 历时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对唐朝的影响可谓很大,而安禄山对“安史之乱”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安禄山的崛起可以说和唐玄宗的信任有极大的关系,安禄山又是怎么走上不归路的呢?本文探究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关键词: 安史之乱 唐玄宗 安禄山 原因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安史之乱由此开始;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初,史朝义在唐军的追击下走投无路,穷途自杀——至此,历时七年有余的安史之乱方结束。安禄山是唐玄宗很信任的一个边将,那么他发动叛乱和玄宗有什么关系呢?

一、唐玄宗的信任

按杨国忠的话说:“安禄山终于反了。”当时安禄山“恩宠特深,总握兵柄”①,玄宗很信任他。安禄山“常与妃子(杨贵妃)同食,无所不至”②,“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③——玄宗信任他竟到了这种地步,当别人说安禄山和扬贵妃有丑闻时仍然不怀疑。玄宗还怕外人以酒毒之,遂赐金牌子系于安禄山臂上。每有皇宫召宴,欲沃以巨觥,禄山即以牌示之云:“准敕断酒。”④可以说安禄山受到的宠幸无人能比,连杨贵妃的兄弟杨国忠也难望其项背。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安禄山不简单——竟然可以获得皇帝如此的信任,这也是他的厉害之处之一。

面对这样的对手,杨国忠很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尽管扬国忠从侍御史做到宰相,“凡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⑤,还是认为安禄山跋扈,想要扳倒他。于是杨国忠“屡于上前言其悖逆之状”⑥,说安禄山要谋反,无奈唐玄宗愣是不信杨国忠的话。杨国忠还真的是“无学术拘检”⑦,认为安禄山要谋反,皇帝不相信,好好备战也就是了,但作为朝廷的大员偏偏只顾自己的争权夺势,不了解大局不说,还看不清局势,可以说是整个唐朝的悲哀。

杨国忠没其他的办法,只是屡次上奏玄宗说安禄山必反,还对玄宗说如果召安禄山进朝,“召必不至”⑧。哪知道安禄山听到皇帝召见立马就进京。安禄山见杨国忠出招,于是也反击了,在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在华清宫拜见玄宗后,哭着对玄宗说:“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⑨。”安禄山很聪明,在玄宗面前装可怜,说自己没什么本事却得到皇帝如此重用——厉害,安禄山拼命说自己其实没什么用处,有今天的成就全是靠玄宗的信任,借此表忠心、表决心,于是玄宗越来越信任他。本来嘛,杨国忠说安禄山必反,不敢进京,现在人家朝圣了,你还有什么好说?杨国忠苦苦相逼,安禄山不反也要给逼得反。——安禄山造反,杨国忠要承担很大责任。安禄山毕竟也害怕,在三月一日归范阳的时候“快马加鞭,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⑩。而在这以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谋反,唐玄宗必定大怒,而且派人把说话的人绑给安禄山——安禄山获宠到了如此的地步。如果这时候玄宗知道禄山是逃出京城的,恐怕也会怀疑他做贼心虚。如果杨国忠有远见,在安禄山拜见玄宗时下手摆平他,也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但偏偏扬国忠只知道说安禄山必反而不知道行动。但是,唐玄宗还是愿意相信安禄山。

也许是玄宗察觉到什么,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又召安禄山进京,这次安禄山害怕了,托疾不至。玄宗还想赐婚给他儿子安庆宗,还手诏安禄山观礼11,不料安禄山很快就推辞了。玄宗说要赐婚给他儿子,为了方便,就在京城举行婚礼。按常理说,皇帝这么信任安禄山,让他随意进出宫门,还赐婚给他的儿子,他高兴还来不及,但是他却推辞,可以说禄山在这个时候的表现已经不正常了。并且,安禄山“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彀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12。作为一个防御少数民族的节度使,有些防御措施也可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深挖洞,广积粮”却有造反的嫌疑。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请问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的原因

安史之乱及唐代之中衰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

高中历史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学习目标】①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②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③

高中历史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学习目标】①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②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③

安史之乱的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安史之乱的发生原因有多个方面,它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的经过,唐朝

唐朝历史 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

朝廷姑息养“藩”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

历史军事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李隆基为什么没能力挽狂澜?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早年发动唐隆政变除掉韦后集团,此后李隆基父亲李旦禅位于他,也就此拉开了他的称帝之

唐朝历史 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藩镇割据

说说几个一直以说都被当成定律的谬误。唐代说是中国的强大时代,但这种强大也只是昙花一现,安史之乱后,唐朝一直衰弱不堪,国都两度被异族破破,异族在北方肆虐,连契丹那样不入流的少数民族都能成势。史学界一直说

唐朝历史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从长时段来看,玄宗朝以来边镇节度使力量抬头,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长江以北藩镇局面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后来唐朝部分皇帝也采取了集权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使得北方的地方实力迅速抬头、做大并不断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禄山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突厥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  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

安史之乱伤亡人数 安史之乱原因是杨贵妃安禄山私通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唐朝取胜,但盛唐风光一去不回,社会民不聊生,经济遭到重大破坏。关于安禄山为什么发动安史之乱,有人讲矛头直指杨贵妃。  安史之乱伤亡人数  以前对于安史之乱的认识仅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