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藩镇割据
Posted 唐朝
篇首语: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未来,空空的脑袋你将永远贫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藩镇割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藩镇割据
说说几个一直以说都被当成定律的谬误。
唐代说是中国的强大时代,但这种强大也只是昙花一现,安史之乱后,唐朝一直衰弱不堪,国都两度被异族破破,异族在北方肆虐,连契丹那样不入流的少数民族都能成势。史学界一直说唐代的弱是因为藩镇割据,中央权威尽丧。
诚然,分裂是不利于民族强大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唐代的弱真的只有藩镇割据一个原因?那春秋战国时,作为中央政权的周天子政令不出都门,各诸候之间几乎没有一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可就是这样的局面,何曾有过异族呈威的机会?三国时,数十路诸候混战,汉族从东汉末的5000万人口打到赤壁之战后的大约400多万,十不存一,又何曾给过异族机会?相反汉族北灭乌桓南收百越,把周围的异族打得屁滚尿流。
如果唐代的汉族能像春秋战国和三国时的汉族一样的话,再混乱的割据,都能够在十几二十年内形成几个强大的势力,照样把那些少数民族打得不敢抬头!
还有,唐宣宗时,全国的藩镇都被他扫平了,再也没割据之祸了。可宣宗死后,全国更乱,被人欺凌得更惨。石敬塘卖燕云十门州,只是卖国成性吗?只怕是国力不如人,不卖也守不住吧?
唐代这个“最开明最开放”的朝代,到底培养出了怎样的国民!
经济学界所说的“追赶效应”完全是在放狗屁!
所谓的“追赶效应”,指的是在人均GDP达到某种程度之前,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在人均GDP达到某种程度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放缓下来,在他们眼中,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先快后慢的现象是一种必然规律。
但是,爱尔兰身为世界人均GDP排名第九的富国,比美国还要高50%,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高得吓人,进入21世纪之后,年均经济增长率仍然高于5%。日本除了自称经济奇迹时有过8%的年均增长速度外,80年代年均增长速度就下降到3.9%,而那个时候日本的人均GDP连现在爱尔兰的零头都没有达到。两相对照,所谓的“追赶效应”无异是自欺欺人,只是为他们找不到经济放缓的原因而乱编出的理由。
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不遵守这条“规律”,在二战后到70年才是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经济高速增长,而在这之前欧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显然不够高,至少未有二战之后高,也不见得有什么“追赶效应”,这之后倒是确实放慢了增长。但这种放慢另有原因,而不是什么“成熟所以放慢”。
东西德合并后,原东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原西德地区,合并之后原西德地区还对原东德地区大力援助,照那些经济学家的说法,原东德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出现追赶效应,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可事实上原东德地区简直就是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经济状况不是快速发展,而是每况愈下。
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开始发展时基础比中国还差,环境比中国还稳定,各种条件比中国还好,例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但他们的经济成就却比中国差远了,不曾见到他们有什么“追赶效应”。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随着资本的积累,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经验的丰富,以及法律和社会制度的完善,而呈现加速效应。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遵守这条规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间,是越往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是的,现在世界各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发展速度就慢下来了,但其原因决不是什么“追赶效应”!
第三世界各国落后是因为曾经被人殖民掠夺过
具体情形我懒得介绍了,反正一提那些落后的国家现状,都必定要提他们被人殖民掠夺的历史,把现在的落后直接归结到被人殖民掠夺上。
我不是学历史的,但也知道美国最初就是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国佬压榨得太狠才起来反抗,争到了独立。现实却不见得美国贫穷落后了。
中国不但被列国欺凌掠夺了百几年,还自己把自己折腾到连条底裤都没得穿的地步,连教育都受到极大摧残。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中国只是贫富差距极大,总的财富却绝对不少!
北非的埃塞俄比亚在二战被意大利入侵之前一直独立,从未被人殖民,意大利最后也在埃塞俄比亚闹得灰头土脸。但埃塞俄比亚何曾强大过?现在情况又如何!
上面提到的三种现象,其实都归结于一个原因。
但这个原因我却不能说出来,因为,只要我把这个原因说出来,这个帖子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删除,本人已经被这些东西删了无数次帖了。
相关参考
朝廷姑息养“藩”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
从长时段来看,玄宗朝以来边镇节度使力量抬头,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长江以北藩镇局面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后来唐朝部分皇帝也采取了集权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使得北方的地方实力迅速抬头、做大并不断
今年的话题电影《刺客聂隐娘》以旁白交待,魏博是唐朝最强的藩镇。众所周知,藩镇割据是唐朝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魏博镇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藩镇对抗朝廷的核心武装是什么样的?藩镇节度使与其军队的关系又如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实,如果没有藩镇存在,唐王朝其实很难延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藩镇割据)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南北矛盾。
揭秘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中央控制不了军队 朝廷姑息养“藩”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
一提到藩镇割据,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凄惨局面。但藩镇割据有时候对于国家来说却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却因藩镇制度让它延续了140多年。盛唐时期,由于国土疆域太辽阔(约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形成的?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
国历史上的所有的其他朝代的军阀割据有本质的不同:其他朝代的军阀割据都是有头的,一般都是有某个有野心的军阀带着一帮铁杆兄弟反叛中央、且有取代中央或自立为王甚至为帝的愿望与行动的;而,唐朝的藩镇割据根本就
唐代藩镇割据唐代藩镇即是节度使,原本是为了边疆防御而设。等到安史之乱后,为了酬庸有功将领及安抚安史降将,又大量授以节度使的职位,于是节度使遍布天下。他们拥有重兵,互相勾结,抗命朝廷,形成割据各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