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强大让唐朝变弱,为什么后来藩镇变弱,唐朝却灭亡了

Posted 藩镇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藩镇强大让唐朝变弱,为什么后来藩镇变弱,唐朝却灭亡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藩镇强大让唐朝变弱,为什么后来藩镇变弱,唐朝却灭亡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 ”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实,如果没有藩镇存在,唐王朝其实很难延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 (藩镇割据)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南北矛盾。南方的中原国家与北方的部落一直是敌人。北方的部落一再要往南方打,抄掠南方的粮食、茶叶、布匹等各种日常用品。而南方的中原国家又会反对这种侵略,甚至主动发起战争,把北方部落往更远的地方追击。 这种矛盾造成南北的巨大对抗。在秦汉三国的时候,南方中原国家对北方部落还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不过从两晋开始,随着中原王朝的失控,北方部落大量的内迁。而且在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这些内迁的北方部落,相互作用,攻击及融合,实际上已经让北方的部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原的国家,已经不可能像秦汉那样,对北方的部落形成压倒性优势了。 隋唐建立以后,吸取了两晋失败的教训,不敢再分封同姓诸侯王,不敢让同姓诸侯王们掌兵权,害怕造成西晋「 ”八王之乱”那样的悲剧。 不敢把兵权给诸侯王们,因此只能把兵权交给各地的藩镇。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把兵权收回来呢?明清时期,各地的官员不是没有兵权吗? 这话问得好,明清时期,地方官员确实不用掌兵权。因为当时南北矛盾已经不尖锐了。明朝的时候,北方基本上只有蒙古族,而蒙古族已经不能形成比较大的威胁。虽然后来明朝最终被重新崛起的后金给打进关来。但是,主要还是得力于农民起义。如果没有农民起义,满清是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的。 唐玄宗 清朝的时候(尤其是清朝前期和中期),南北对抗的矛盾,则变得更加小。可以说,清朝算得上是真正的民族大统一。 总之,由于明清时期,北方部落非常弱势,因此地方的官员不需要掌兵,不需要建立藩镇。 但是唐朝不一样。唐朝虽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是北方的形势太复杂。突厥、回纥(回鹘)、靺鞨、柔然、契丹等等,真的是太多太多。不只是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太多,西边及西南有吐蕃、南诏,东边及东北有高句丽、日本等各种威胁唐王朝的民族及部落。 有的说,唐朝的衰败,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因为他好大喜功,喜好开疆拓土,对周边民族各种打击,从而纵容安禄山这样的藩镇做大,最后安禄山造反,引发了全国性的大动乱。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完全有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我们必须认定一个事实,北方的部落,总是在不断地往中原渗透。当他们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会依附唐朝。但是一旦他们打败了周边的敌人,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民族,他们就会往中原打。没有任何一个北方游牧民族不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安史之乱) 在初唐的时候,唐朝对付北方部落,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和亲,另一种是挑唆他们互相争夺。但是发展到盛唐,国家的综合国力起来以后,唐玄宗就有野心了,他想像汉武帝那样,让中原国家重新确立对北方民族的压倒性优势,所以就让藩镇发展起来。而他则由于贪玩怠政,因此造成「 ”安史之乱”。 「 ”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政权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弱小了。对边关的控制力就非常弱小了。也就是说,实际上唐朝朝廷已经不具备打击周边少数民族的能力。 但是,我们看到,唐朝朝廷不具备这种能力,而唐朝的边防竟然不是非常差,至少没有出现两晋及两宋那样被北方吊打的局面。为什么呢?关键的原因,就是有藩镇的存在。 由于藩镇掌控着兵权,又不听中央的指挥。因此,当遇到外族入侵的时候,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拼命地打。这样一来,其实藩镇们也就确保了唐朝不受外族的入侵。 不过,到了晚唐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农民起义如同点了一把火,各个藩镇之间想要争夺地盘,就打了起来。而这种互相的打仗,最终也打破了藩镇的平衡,造成了力量的削弱。 终于,唐王朝灭亡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唐朝衰弱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藩镇割据

说说几个一直以说都被当成定律的谬误。唐代说是中国的强大时代,但这种强大也只是昙花一现,安史之乱后,唐朝一直衰弱不堪,国都两度被异族破破,异族在北方肆虐,连契丹那样不入流的少数民族都能成势。史学界一直说

唐朝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回事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

唐朝历史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

藩镇割据是哪个朝代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形成的?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唐朝历史 唐朝藩镇割据的原因

朝廷姑息养“藩”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

唐朝历史 揭秘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

 揭秘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中央控制不了军队  朝廷姑息养“藩”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

唐朝历史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从长时段来看,玄宗朝以来边镇节度使力量抬头,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长江以北藩镇局面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虽然后来唐朝部分皇帝也采取了集权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使得北方的地方实力迅速抬头、做大并不断

文宗不满,发动甘露之变,却东窗事发,幽禁宫廷

导语:唐文宗,是唐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唐朝共二十一位皇帝,唐文宗属于唐朝中后期君主。唐文宗执政时期,并没有将矛盾指向地方上日益强大的藩镇,因为当时的藩镇力量还算平稳,唯一的一次沧景之乱也是很快的被镇压。

历史军事 藩镇节度使搞垮了唐朝 他们自己就好过吗

今年的话题电影《刺客聂隐娘》以旁白交待,魏博是唐朝最强的藩镇。众所周知,藩镇割据是唐朝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魏博镇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藩镇对抗朝廷的核心武装是什么样的?藩镇节度使与其军队的关系又如

唐朝历史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戴小弟 (陇东学院历史系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 从唐中央与藩镇两方面来分析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唐朝历史 唐朝藩镇与宫廷制度

的皇帝唐朝的后妃唐朝的太子、公主唐朝名将唐朝宦官唐朝藩镇唐朝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