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Posted 安史之乱
篇首语:若我是万千繁星其中一个,你便是我的星轨,使我昼夜不知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学习目标】①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②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③直到唐朝灭亡的史实。④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学习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材解读】知识点一 安史之乱1、爆发原因:(1)政治腐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2)社会矛盾尖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唐节度使分布节度使,官名。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3)节度使势力膨胀: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矿长势力。2、时间:755—763年3、经过:(1)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与步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克东都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2)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3)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4、影响:(1)经济方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政治方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了繁镇割据的局面。知识点二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1)爆发原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繁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黄巢像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2)经过: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3)影响: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2、唐朝灭亡(1)背景: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朱温逐渐控制了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2)灭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知识点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五代十国的更迭: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形势图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注意: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并且位置基本相同(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在开封);十国则是并存的,除北汉地处北方的山西以外,其余都在南方。
2、五代十国的特点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证据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3、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拓展延伸】1、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①历时10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是瓦解不是推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要求。2、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①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②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③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3、如何理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①唐末以来,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科网通一。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也是藩镇割据势力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③虽然当时处于分裂割据时期,但各国之间尤其是南方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分裂割据、关卡林立、商税苛重严重阻碍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④中原人民要求统一,加强力量抵抗契丹的不断南下侵扰。【课本问题解答】1、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 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 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 妻”之句。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广大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2、课后活动(1)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皇帝荒废朝政;杨贵妃得宠;节度使权力膨胀。(2)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 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易混易错】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朱温建后梁对唐朝的影响。【课堂小结】
相关参考
美国谢司起义1786年秋,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坚持数月之久,范围波及该州西部及中部大片地区,在美国历史上、特别是美国人民群众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起义的
北魏六镇起义说的是北魏正光五年时北方六镇的戍卒向其他各族人民发起的起义。北魏把首都迁到洛阳,六镇鲜卑族的贵族与将士待遇不如洛阳的鲜卑族人,然后发起反对汉族的大起义。北魏时期,孝明帝年间,官与官相护,民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结合唐末农民起义和历次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
唐末有几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都有什么特点唐末农民起义战争从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共有4次农民起义,前后历时25年,起义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西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1911年的武昌起义爆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当时远在美洲,未能亲自领导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 在孙中山一生中,有过多次流亡海外的经历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哪里? 1911年的武昌起义爆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当时远在美洲,未能亲自领导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 在孙中山一生中,有过多次流亡海外的经历
俄罗斯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是如何爆发的?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俄国出现了第一次公开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俄历12月,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通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震撼了俄国封建
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的原因 文/刘淑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肆意的侵略,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种表面上看起来不偏不倚的中立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同英法的绥靖政策如出一辙
美国推行中立主义政策的原因 文/刘淑梅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肆意的侵略,美国政府推行了一种表面上看起来不偏不倚的中立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同英法的绥靖政策如出一辙
读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人们往往会产生疑问: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华南沿海地区,为什么辛亥革命却首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起义策划重点的武汉爆发?为什么武昌起义在没有
读了辛亥革命的历史,人们往往会产生疑问: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把武装起义的重点放在华南沿海地区,为什么辛亥革命却首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起义策划重点的武汉爆发?为什么武昌起义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