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平凉劫盟事件促使了唐蕃之间关系的转变
Posted 事件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平凉劫盟事件促使了唐蕃之间关系的转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平凉劫盟事件促使了唐蕃之间关系的转变
平凉劫盟的经过是怎样的 平凉劫盟经历了哪些
786年9月,吐蕃军队越泾、陇(今陕西省陇县)、邠、宁(今甘肃省宁县)等州,进兵至凤翔。 李晟将共击退军,786年10月,再挫吐蕃军于摧沙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北)。 尚结赞既不断遣使向唐求和,又派兵攻取盐(今宁夏盐池县北)、夏(今陕西省横山县西)二州。唐德宗担心
平凉劫盟事件
平凉劫盟,又叫平凉会盟,是指吐蕃大相尚结赞借约唐会盟平凉之际,企图伺机劫唐主盟使浑瑊(jiān)。因吐蕃在军事上屡遭挫败,尚结赞遂图谋劫获浑瑊,以除掉唐将。参加会盟的唐朝主盟者浑瑊逃脱,会盟副使及唐朝将士多人被俘获。平凉劫盟后,唐蕃关系恶化,战事再起。此
平凉劫盟是怎么回事 平凉劫盟的背景是什么
平凉劫盟是怎么回事 平凉劫盟,又叫平凉会盟,是指吐蕃大相尚结赞借约唐会盟平凉之际,企图伺机劫唐主盟使浑瑊(jiān)。 因吐蕃在军事上屡遭挫败,尚结赞遂图谋劫获浑瑊,以除掉唐将。参加会盟的唐朝主盟者浑瑊逃脱,会盟副使及唐朝将士多人被俘获。 平凉劫盟后,唐蕃
平凉劫盟的结果是什么 平凉劫盟的影响是什么
平凉劫盟的结果是什么 平凉劫盟以吐蕃纵军劫使毁盟告终,突袭事件中唐军死500余人,被俘1000余人;尚结赞又大掠邻近诸州县,然后退至清水县境内。唐德宗罢免了唐将马燧的军权。 平凉劫盟的影响是什么 平凉劫盟事件后,唐德宗深悔坚持与吐蕃会盟的失误,尚结赞除掉唐朝西
韩愈《原道》的内容 韩愈《原道》的翻译
原道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
唐哀帝的一生比奴隶还惨 连死亡和生育都不由己
唐哀帝的一生比奴隶还惨,14岁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了孤儿,之后的日子一直被藩镇势力控制着,连死亡和生育都不由己。 唐哀帝出身皇家,本应该尊贵无比,可不幸的事,那个时候皇权已经衰弱了,藩镇势力掌握着朝廷大权。 天祐元年,唐哀帝的人生发生极大的转折。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浅谈安史之乱后唐蕃的“爱恨情仇”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
平凉劫盟,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指唐朝与吐蕃在平凉会盟时,发生的吐蕃武力劫盟事件。背景:唐朝,吐蕃强盛起来,屡次与唐朝发生战争,为求和平,781年双方在清水会盟,确定了边界,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藩镇割据
背景唐朝,吐蕃强盛起来,屡次与唐朝发生战争,为求和平,781年双方在清水会盟,确定了边界,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藩镇割据时期,诸藩拥兵自保,不听朝廷调动,使吐蕃在军事上占了优势。783年,唐朝发生了“朱泚
唐朝和南昭结盟都要感谢吐蕃大相尚结赞。卑劣无耻尚结赞为他偷袭唐朝代表团付出了代价。而吐蕃必将遭受天谴其实在唐德宗贞元三年左右,那个只会趁火打劫的吐蕃开始由极盛转向衰弱。这也很正常吐蕃太贪了,与唐、大食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
唐德宗贞元五年所表彰的凌烟阁功臣中,有一位名叫马燧的大将。此人是唐德宗时期天下三大名将之一。功绩卓著。但是同时也是唐德宗所忌讳猜忌的一个人。他自身的复杂性也超过了其他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事迹。马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唐蕃会盟821年(唐长庆元年)唐朝同吐蕃缔结的友好盟约。710年(唐隆元年),唐中宗接受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请求,把养女金城公主嫁给他,尺带珠丹上书唐玄宗说:“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
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于长庆三年(823年)在拉萨建立。频繁的战争削弱了吐蕃的势力,进入9世纪后,吐蕃开始由盛转衰,因此,吐蕃的赞普不断到唐朝请求会盟,结缔友好盟约。隆重的会盟先后在唐都长安
唐蕃时期“主权”归属探微 瑞默·瑞哈尔的《西藏的政府和政治》RamRahul:TheGovernmentAndPoliticsofTibet,Head,Depa
兴元元年(784年),李泌第四次奉诏回朝担任宰相。面对唐朝连遭「”泾原兵变”、「”平凉劫盟”打击的窘境。李泌开始力主构建「”西联大食、北和回纥、南盟南诏”的反吐蕃大联盟(贞元之盟)。但唐德宗李适对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