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因受牵连被取消状元头衔,后来又考中了状元

Posted 状元

篇首语: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因受牵连被取消状元头衔,后来又考中了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因受牵连被取消状元头衔,后来又考中了状元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不管是遇到什么情况,每次只能选出一位状元,绝不可能出现并列第一的情况。能够考中状元者,不仅具备过人的才华,也有运气的成份存在。令人惊讶的是,古代曾有这么一个状元,因受牵连被皇帝取消资格,但他非常不甘心,后来又考中了状元。

王世则,五代末年广西永福人,出身相当贫寒,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从小就帮父母做家务。十岁的时候,在一次上山砍柴的过程中,不幸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虽然大难不死,却因此摔断了一条腿。王世则非常想读书,却又没有机会,只能趁着机会趴在学校窗户外面听课。

因为他智商比较高,居然比别人学的东西还多,甚至有些知识听一遍就记住了。有一次,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独角兽”的三子对联,没有一个人能够对出,正当老师想要发火的时候,窗外的王世则下意识给出了“比目鱼”的下联,老师大惊不已,认为这孩子聪明过人,从此就让他到教室里听课。

对于难得的学习机会,王世则非常珍惜,学习更加用功,很快就考中了秀才,十九岁就中了举人,乡里人都称赞他为神童,纷纷慷慨解囊。公元983年,王世则带着亲朋好友的期望,到京城参加会试,轻而易举地考中了进士,并以极为优异的成绩杀入总决赛,也就是由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主持的殿试。

在殿试当中,王世则洋洋洒洒地完成了试卷,并成为第一个交卷的考生。宋太宗非常惊讶,当看到王世则的文章后,顿时拍手叫绝,尤其是“勾画乾坤,作我之龙楼凤阁;开穷日月,为君之玉户金关”这几句话,简直犹如神来之笔,极力称赞了大宋江山的盛况,也因此被钦点为状元,从此入朝为官。

几个月后,有一位与王世则同科的进士,在做县令的时候,其县境内军粮失火焚毁,宋太宗非常生气,此时有人谏言,说该科进士能力都一般。王世则由于受到此事件的牵连,不仅被免去官职,而且还被取消了状元的资格。王世则非常不甘心,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回家后努力读书,三年后又考中了状元,因此被称为“连科状元”。

宋太宗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他非常器重,王世则工作非常努力,为官相当清廉,提拔了不少有才之士。后来,王世则与冯拯等人上书皇帝,请求他册立许王赵元僖为皇太子,此事让宋太宗非常恼火,就把他贬到外地做官了,直到宋真宗继位后,他才被调回京城。公元1008年的时候,王世则因病去世,年仅45岁,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相关参考

先是考中探花,后改名又考中了状元,最终战死沙场

在古人眼中,人一生有四大幸事,金榜题名则被认为是四大幸事之首,足以看出古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对于绝大多数学子来说,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就能以此踏入仕途,绝对算是祖坟冒青烟了。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奇才,他

历史秘闻 先是考中探花,后改名又考中了状元,最终战死沙场

在古人眼中,人一生有四大幸事,金榜题名则被认为是四大幸事之首,足以看出古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对于绝大多数学子来说,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就能以此踏入仕途,绝对算是祖坟冒青烟了。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奇才,他

状元马全的生平简介 中了探花的马全为何改名重新参加科考?

  在历代武状元中,清朝的马全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来又考中状元的。  马全最初的名字叫做马瑔,乾隆十七年,他考中壬申恩科一甲第三名武进士,当了一名二等侍卫。  乾隆二十年,马瑔担任福

考中状元只能当小官?这个状元选择当皇帝

状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头衔,中了状元也意味着进了官场,摆脱了之前的身份。但是状元只是名声好,具体授职还是很低,不管多有能耐的人都得从基层干起。网络配图有这么一个人,身为贵族子弟却只要读书,并且考上了

历史秘闻 结果又考中探花

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探花虽比不上状元、榜眼,但若能考中亦是很高的荣誉。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个人先后两次考中探花。这个人就是北宋名臣

此人因名字难听,被慈禧太后取消了状元资格,后来差点娶了宋美龄

今天全国各地陆续颁布了高考分数,相信很多考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后都能高兴的跳起来。不过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他就没这么好运了,当年他也是寒窗数十载,终于考取了状元,但是却因为一个荒唐的原因被踢出状元人选,他就

宋朝历史 王安石为什么被取消状元资格

大凡提及被取消某某考试中第一的资格,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这个人是否作弊了,或是违反了国家政策,或是不符合报考条件什么之类的问题。不然的话,事关一个人的前途命运,谁会开那种玩笑呢?然而,本文的主人公王安石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是谁?文武状元分别几岁?

  神童之说古来有之,到了今天咱们也经常在新闻上看见某地xxx,年仅多少岁就考中了xxx著名大学。那么在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考试科举中,有没有类似的神童出现呢?  纵观历史长河,自隋唐开科举考试以来,最年

揭秘因名字不吉利而被免去状元头衔的倒霉鬼

在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的《百家姓》中,很多人都知道“吴”姓排在第六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姓氏在起名字的时候有多么的困难。很多好听的字,一旦前面加上一个“吴”字,顿时就让外人产生了另外一种不好的想法。

揭秘因名字不吉利而被免去状元头衔的倒霉鬼

在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的《百家姓》中,很多人都知道“吴”姓排在第六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姓氏在起名字的时候有多么的困难。很多好听的字,一旦前面加上一个“吴”字,顿时就让外人产生了另外一种不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