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宰相得罪太后,皇帝出面求情,亲人大喜,他却说这下必死无疑
Posted 宰相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宰相得罪太后,皇帝出面求情,亲人大喜,他却说这下必死无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宰相得罪太后,皇帝出面求情,亲人大喜,他却说这下必死无疑
刘祎之是武则天的心腹大臣,他早年才华出众,以天资文藻,下笔成文出名。高宗上元年间,入弘文馆成为一名直学士(资历浅薄,六品以下为直学士)。 武则天剧照 当时,刘祎之与元万顷、苗神客等学士均被武则天看中,以著书立说为名将他们组织起来,称为「 ”北门学士”。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朝政,在政治上形成一股势力,分宰相们的权。 高宗李治登基之初,长孙无忌便专权擅势,所以,李治对宰相专权非常忌惮,对刘祎之等北门学士的行为并不反感。对刘祎之的名声与才华赞叹有加,任命他为相王府司马,成为李治与武则天的幼子李旦的授业恩师。李治对刘祎之说:「 ”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藉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 既是自己的心腹,又是爱子的老师,武则天对刘祎之更加器重,屡屡提拔。嗣圣元年(684),武则天临朝称制,在废除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帝的政变中,以宰相裴炎,刘祎之与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四人为中坚力量。刘祎之也因此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李治剧照 之后,武则天自立为帝的野心显露无疑,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刘祎之已成为宰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为武则天篡位再立新功,封公封侯也轻而易举,而刘祎之却流露出对武则天的不满。 其实刘祎之并没有什么反对武则天的实质行动,只是对他的下属中书舍人贾大隐说了一句:「 ”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反政,以安天下之心。”虽然刘祎之同情自己的皇帝学生,所说的也都是实情,但当时武则天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如此言语无异于背叛。在那个告密盛行,酷吏成风的年代,所重的不是证据而是人心。 贾大隐为了升官发财便将此事汇报给了武则天,她十分痛心,对左右说:「 ”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没过多久,朝廷有关部门便受到检举揭发刘祎之的材料,其罪名十分狗血:一是收受地方都督贿赂,二是与宰相许敬宗的小妾私通。 李旦剧照 不过,武则天没有将刘祎之交给酷吏,而交给了一名毫不相干的地方刺史审理,还是手下留情了。皇帝李旦听说老师犯事,坐不住了,慌忙向母亲求情,刘祎之的亲人们听说后纷纷前来向他祝贺,皇帝出面,看来此事必有转机,而刘祎之却怅然若失,说这下必死无疑。 作为武则天十几年的心腹大臣,刘祎之对她太了解了。那么武则天为何非要处死他呢? 其一,刘祎之既是帝师,又是宰相,名望地位非同寻常。如果踏实跟武则天干,自然是好事,一旦有了二心就变成了心腹之患。 如果武则天答应皇帝的请求放了刘祎之,无疑是替皇帝收买人心,提高皇帝的威望,相当于自掘坟墓。再说以武则天的狠辣,绝不会留下刘祎之这么一个巨大隐患,一旦他与皇帝结盟反对自己,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其二,朝廷派大臣宣读写有刘祎之罪状的敕书,他却说:「 ”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句名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将中央部门都改成了较女性化的名字,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 原来,太宗李世民明白治理国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苦心孤诣制定了中央三省制衡的制度,形成君权与相劝的平衡。而武则天是一名女性,还想篡位为帝,面临的阻力非常大,如果继续这种平衡的权力配置,她一辈子都别想当皇帝。 所以,她必须打破这种制度,独掌乾坤,将刑赏之权全部收归都自己的手里才能驾驭群臣。于是,通过告密了解群臣的思想动态,通过酷吏惩治不拥护自己的官吏。证据无关紧要,关键是诛心。 而刘祎之被处死的罪名也并不是收受贿赂和私通小妾,而是「 ”拒捍制使”,意思是抗拒朝廷使者,证明武则天对他那句名言不能容忍。没有将他当成典型交给酷吏,而是赐死于家中,给他留个全尸,对武则天来说已经是念及多年的感情,网开一面了。 武则天剧照 刘祎之被赐死后,百官看到当初荣宠之至的宰相落得如此下场,明白了大势所趋,一个个不是趋炎附势便是噤若寒蝉,武则天通往女皇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平坦。 浅见拙识,以就正于大方。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相关参考
谭嗣同被斩,作为封疆大吏的父亲没求情,张之洞营救,却为时已晚
他是心系社稷,满腔抱负誓要改变落后的社会现状,联合进步人士积极寻求变革。可是新生力量的曙光毕竟微弱,他们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命悬一线,作为封疆大臣的父亲竟没有出面营救。倒是父亲的上
柏葰中国封建社会里,当朝宰相因科场舞弊而被斩首是极其罕见的。咸丰年间,柏葰因为官耿直,得罪了皇帝宠臣肃顺等人,结果以因家人求情撤换试卷罪而被杀了头。一柏葰,原名松葰,字静涛,巴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他
郅都是西汉时的人,在汉文帝时期入朝为官,为人清正廉洁,不收礼,不求人,也不答应别人的求情。郅都这样的处事方式在官场上容易得罪人,所以他总是独来独往。 也有人善意地提醒过郅都,说他这样不是很好,希
郅都是西汉时的人,在汉文帝时期入朝为官,为人清正廉洁,不收礼,不求人,也不答应别人的求情。郅都这样的处事方式在官场上容易得罪人,所以他总是独来独往。 也有人善意地提醒过郅都,说他这样不是很好,希
古代的皇帝,手握天下大权,尽享人间之福,但很多皇帝仍然不满足,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追求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寻找所谓的仙人,想通过他们找到长生不老药;另一种是相信那些
历史秘闻 一无赖自称活了450多岁,武则天闻之大喜,立马封他为宰相
古代的皇帝,手握天下大权,尽享人间之福,但很多皇帝仍然不满足,他们通过各种方法,追求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寻找所谓的仙人,想通过他们找到长生不老药;另一种是相信那些
窦漪房是个怎样的人?霸道?温柔?她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为什么这么“怕”她呢?西汉皇帝畏惧母亲,都快成一条铁律了。 可是,刘启就算再怎么惧怕母亲窦太后,当窦太后要处罚一个傻秀才的时候,他还是大着胆子递
这世上有一些人,长了一颗特别容易受伤的心,跟他相处要特别注意,因为说不准你哪句话哪个动作,就把他给伤害了,这无心之语无心之举的后果,往往还特别严重。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卢杞,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人——尽管
这世上有一些人,长了一颗特别容易受伤的心,跟他相处要特别注意,因为说不准你哪句话哪个动作,就把他给伤害了,这无心之语无心之举的后果,往往还特别严重。唐朝时候有个宰相叫卢杞,就是这样一个脆弱的人——尽管
吕夷简是宋代著名宰相,同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名臣、贤相,也有人骂他是奸臣、权相。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汇聚在一个人身上,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吕夷简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叔父是宋太宗、真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