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司马迁是韩城人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司马迁是韩城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司马迁是韩城人

司马迁是韩城人,这是一个肯定句式,毫无疑问。更准确一点说: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人)。韩城西汉时属左冯翊夏阳县,直至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才将夏阳改名韩城。

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个在韩城人看来无需证明的问题,但外地人还有疑问。2016年岁末,陕西电视台在司马迁祠采访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司马迁是韩城人?”我列举了四条论据:

论据一,司马氏入少梁。

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晋中军隋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中军是晋国最高军事长官,隋会是人名。隋会奔秦,司马氏入少梁,时在公元前620年。这一年,对韩城十分重要,因为这一年,司马家族由晋国迁到少梁。

这里要介绍一下司马家族的历史。司马家族在周朝,有一位叫程柏休甫的,在周宣王(前827—前782年)时,失去了管文史星历的职务而管军事,官居司马,便以官名为姓,姓司马。到了周惠王,周襄王时(公元前650年左右),“司马氏去周适晋”(《自序》)。到晋后不久,分为三支:“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司马家族在晋时间很短,大概二十多年左右,司马迁这一支就迁到少梁。

论据二:华池村有司马靳墓。

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秦始皇之时。”

在这这段话中,司马迁交代了他的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和五世祖司马昌。司马错是秦惠王、秦昭王时秦国名将,他与张仪在朝廷争论是先伐韩还是先伐蜀。张仪主张代韩,而司马错主张伐蜀,司马错的主张是正确的,秦惠王命他伐蜀。司马错在秦惠王,秦昭王时征战三十六年,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错的孙子叫司马靳。秦、赵长平之战时,白起为主帅,司马靳为副帅。长平之战后,由于受到应侯范睢的陷害,白起与司马靳一起被赐死杜邮,归葬华池。华池村北原有司马靳墓,可惜毁于文革之时。

司马迁的五世祖司马昌,是一位管经济的专家,在秦始皇时期,管理全国的冶铁与铸造。

论据三:高门村有司马祖茔。

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司马迁的四世祖叫司马无泽。汉代长安城中有四个市场,司马无泽是一个市场的市长。司马喜是司马迁的爷爷,五大夫是秦二十级爵位的第九级,是一个虚衘。司马迁是在他爷爷的教导下,“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卒皆葬高门。”现在高门村有司马祖茔,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祖茔中埋的是他的五世祖,四世祖和爷爷。

论据四:芝川有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的最早记载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墓前有庙,庙前有碑。西晋永嘉四年(公园310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树碑立桓。”这段文字说明,司马迁祠是殷济创建的。建祠在公元310年,距司马迁去世刚400年,距今已有1700年。

为司马迁祠墓维修扩建的还有两位重要县令。一是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韩城县令尹阳,在司马迁祠建了“五架四楹之室”,这就是现存的寝殿。二是清康熙七年(1668年),韩城知县翟世琪将司马迁祠用灰砖三层严加封裹,上砌女儿墙,建“河山之阳”砖牌坊和“高山仰止”木牌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司马迁祠的模样。

综上所述:司马迁家族迁入少梁已2600多年。司马迁生在韩城,长在韩城,父辈们埋在韩城,他本人也葬在韩城,司马迁是韩城人毫无疑问。

疑问的产生源于司马迁在《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龙门位于山西、陕西交界处,山西人便据此说司马迁是山西人。这也是陕西电视台记者问“司马迁为什么是韩城人”的原由。

司马迁生于西汉夏阳,但司马迁为什么不说迁生夏阳,而要说“迁生龙门”呢?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解释是:“公自云生龙门者,以龙门之名见于《夏书》,较少梁、夏阳为古,故乐用之,未必专指龙门山下。”可见史公用“迁生龙门”是为了说明夏阳历史悠久。但史公万万没有料到,在他去世两千年后还有人想改变他的籍贯。

灯下写此文以告慰史公,家乡的后人们在守护着你!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司马迁生平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

汉朝历史 司马迁生平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

汉朝 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2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部伟大的著作,那就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精通天

汉朝历史 司马迁是山西人还是陕西人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卒于汉昭帝之初(公元前86年左右),享年约60岁。关于司马迁的祖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而我们今

韩城的著名人物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

关于武乡的文化品味和历史沿革的作文200字

历史文化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

赵廉,一个被历史过度 ”粉饰”的韩城人

如果说,秦腔《三滴血》中「”祖籍陕西韩城县”这句戏文被大家所熟悉,那么京剧《法门寺》中郿坞县令赵廉是韩城人,肯定没多少人知道。京剧《法门寺》是一种民间演义,正因为这种演义让这位历史人物广为流传。其实,

司马错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司马错最后怎么死的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三朝元老。那个善于奔袭的兵家大将。那个商鞅推荐给秦王的函谷关守将。那个

历史人物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35——前87)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

历史人物 司马错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司马错最后怎么死的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三朝元老。那个善于奔袭的兵家大将。那个商鞅推荐给秦王的函谷关守将。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