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袁崇焕被凌迟后,其贴身侍卫发了3个毒誓,子孙后代执行400年
Posted 侍卫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袁崇焕被凌迟后,其贴身侍卫发了3个毒誓,子孙后代执行400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袁崇焕被凌迟后,其贴身侍卫发了3个毒誓,子孙后代执行400年
中华民族5000年兴盛不衰,靠的不是武力的强盛,靠的不是金钱的满足,而是一种传承,对古代英雄的崇敬和对其精神、气节的坚守和继承,几千年不改其志,这才是我们民族的气节和兴盛不衰的根本。而袁崇焕被凌迟后,其贴身侍卫发了3个毒誓,其子孙后代执行了近400年。
袁崇焕1584年出生于广东东莞,在33岁中进士,可以说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是面对国家危局,其敢于为国献身。当时后金政权在东北关外崛起,不断攻城略地,烽火几乎烧到北京,朝廷几次派重军围剿都没什么效果,而且后金是越大越强。袁崇焕意识到后金将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因此,作为文臣的自己主动请缨,到东北抗击后金。
其到达东北后,开始修筑坚城壁垒,利用大明的火炮优势,形成铜墙铁壁。自从袁崇焕到达东北后,努尔哈赤率大军在锦州、宁远等地接连惨败。在宁远城下,袁崇焕一炮打死了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一时之间,袁崇焕成为挽救民族危亡,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但是,皇太极上台后,知道自己无法突破袁崇焕的铜墙铁壁,因此,主动放弃军事进攻,转而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一是,宣传袁崇焕跟后金私自议和,达成不可告人的协议;二是,宣扬袁崇焕杀毛文龙那是邀功;三是,袁崇焕主动勾结后金合围北京。
而当时的崇祯皇帝虽然是难得的勤政,但是,却是一个极度猜疑,极度多疑的君主,这反间计轻松的骗过了崇祯。袁崇焕被逮捕,在西市口凌迟处死。而一代民族英雄就此被杀,而不明真相的百姓,竟然争相吃袁崇焕的肉。
据《明史》记载,袁崇焕死后,头颅被传视九边,最后又被挂在城门旗杆示众。一代英雄落得如此下场,却无一人敢为其收尸。而袁崇焕的一位佘姓侍卫,心知袁崇焕的冤屈,因此将全家生死置之度外,冒着被灭门的危险,将旗杆上的袁崇焕头颅偷了回来,埋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面。
并且当即发下三个毒誓:一是,后代子孙不得为官;二是,不得回到南方老家;三是,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尽孝。而且自己死后也要跟袁崇焕埋在一起。自此之后佘侍卫的后人一直坚守祖宗的誓言,为袁崇焕守墓。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旨为袁崇焕平凡,恢复其民族英雄的荣誉,而且在寻找袁崇焕的尸体和后人。
当得知佘家人一直在为袁崇焕守墓后,十分的感动,因此准备下旨,赐给佘家高官厚禄,以表彰其功劳。但是,佘家人严格遵守誓言不得为官,拒绝了乾隆的赏赐。直到现在,近400年过去了,佘家守墓人已经传到了第17代,现在的袁崇焕墓只有24块砖,巨大的墓碑上面写道“有明袁大将军墓”。
而不管世事沧桑,佘家人还是严格遵守祖宗誓言,每天为袁崇焕扫墓祭拜。到了大祭之日,还要亲自披麻戴孝,为其祭祀。在80年代,美国的一位记者得知此事后,十分的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他说到:“我们美国建国才200年,但是你为一个人守墓就守了400年,简直不可思议啊,可敬可叹”。
这些外国人不知道的是,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几千年兴盛不衰的根本,那就是对精神气节的传承。就像佘家人说的那样“他们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忠义的信念”。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袁崇焕死后,贴身侍卫对天立下3个毒誓,后人执行17代387年
关于袁崇焕和他干的事,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他是大明罪人,也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个中恩怨纠葛尤其复杂。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
“抗清名将”袁崇焕被凌迟后,乾隆为何要为其翻案?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末大将袁崇焕曾在辽东任职,有幸得到孙承宗赏识镇守宁远,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辞官还乡,明思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即用锋利的小刀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地割掉。根据犯人罪行大小,凌迟刀数有差异,最少八刀,最多三千多刀。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描述名将袁崇焕被凌迟的全过程:「”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即用锋利的小刀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地割掉。根据犯人罪行大小,凌迟刀数有差异,最少八刀,最多三千多刀。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描述名将袁崇焕被凌迟的全过程:「”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
崇祯刚愎自用,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皮肉已尽,叫声不绝,身死国灭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到袁崇焕不是死于反间计,而是死于“己巳之变”。袁崇焕的死真的是一个惨!凌迟至死,凌迟是古代最重的一种刑罚,只有行为及其恶劣的人才会被判凌迟处死的刑罚。袁崇焕在死之前共被割了3543刀,
历史秘闻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导读: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此时他刚满35岁,并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做县令的这几年,不仅政绩显著,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当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衰微的迹象,袁崇焕就开始研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导读: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此时他刚满35岁,并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做县令的这几年,不仅政绩显著,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当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衰微的迹象,袁崇焕就开始研
崇祯三年,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被以“谋叛”大罪论死。“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147》)这是继南宋赵构冤杀岳飞之后历史上最令人扼
崇祯三年,镇守边关的辽东巡抚袁崇焕被以“谋叛”大罪论死。“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列传147》)这是继南宋赵构冤杀岳飞之后历史上最令人扼
引言:1630年8月16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剧发生的日子,这一天,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被处死,而且是用了最为残酷的凌迟。袁崇焕被处死后北京城的百姓“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