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Posted 使者

篇首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今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明军并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因为北方的蒙古军还没有被完全消灭,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也没有完全征服。

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曾对我国虎视眈眈,但由于大唐军队太猛,在白江口一战中,全歼了当时的日军,打的他们几百年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一直是俯首称臣,还要定时前来朝贡。

元朝末年,各地先后爆发了起义,此时的日本看到中国混乱的局势,又开始有了不臣之心。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派使者到日本,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日本天皇好好管教那些倭寇;二是,按照以前各朝代的老规矩,乖乖地前来称臣纳贡。

当时的日本处于混战时期,当得知大明使者前来的目的后,不敢不好好款待,还当场杀了其中的五人,并把剩余的两位使者关了起来,几个月后才放回。其中一名被放回的使者叫杨载,他哭着向明太祖痛斥日本人的嚣张行为,希望皇帝能够发兵教训一下日本。

朱元璋非常愤怒,觉得小小的日本竟然敢杀掉大明的使者,这绝对是一种打脸行为。令人意外的是,在愤怒过后,朱元璋冷静了下来,他认为天下刚刚平定,不宜再发生大的战争,应该采取休养生息之政策,强行地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来。

洪武二年,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就下令编纂了《皇明祖训》,并在祖训中规定了15个不征之国,第一个是朝鲜,第二个就是日本。对于为何不征朝鲜,这很好理解,毕竟那时候朝鲜一直是藩属国,对明朝俯首称臣,如此听话的小弟,大明王朝不仅不会征讨,而且还会罩着它,如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哥为小弟出头的例子。

而此时的日本对大明王朝如此不敬,还公然斩杀了明朝使者,为何朱元璋不发兵灭了它呢?有人说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两次大举征讨日本都以失败而告终,朱元璋害怕重蹈忽必烈的覆辙,不仅自己在位期间不征讨,还告诫后世子孙,以后也不要出兵攻打日本,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洪武四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诏书,解释了自己为何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诏书的内容如下:“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也就是说,在明太祖朱元璋眼中,日本就是一弹丸小国,且偏居一隅,对中国构不成威胁,就决定不去征伐。如果朱元璋知道几百年后的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侵华战争,估计肯定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全榜网”,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朱元璋本想灭掉日本,刘伯温的一番话,朱元璋就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战乱四起,但是无论战乱如何,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度是亚洲霸主,周边小国只有臣服、磕头、瞻仰的分。而与我们毗邻有一小国从古时起就一直在模仿中国,仰望中国。他们学

历史秘闻 朱元璋本想灭掉日本,刘伯温的一番话,朱元璋就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战乱四起,但是无论战乱如何,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一度是亚洲霸主,周边小国只有臣服、磕头、瞻仰的分。而与我们毗邻有一小国从古时起就一直在模仿中国,仰望中国。他们学

朱元璋为何定日本为“不征之国”?何谓“不征之国”?

  日本在唐朝后期与中国脱离外交关系,此后一直到蒙古国建立,日本也没有遣使朝贡。忽必烈时期为了让日本人臣服,曾数次派使者前往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  忽必烈一共五次派使臣前去,五次都遭到日本执政者北

朱元璋曾想携手日本消除“倭乱” 明朝的外交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明朝即开始大规模的外交活动,1369年,朱元璋派遣使节持诏书分赴东亚海域各国,同时把日本、高丽、占城、琉球等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新生的大明王朝

远征日本只是为了一口气

所谓人活一口气,在「”士可杀不可辱”的古代,为了脸面,身为元朝皇帝的忽必烈可以和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选择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但忽必烈表示扶我起来试试,于是征日战争拉开序幕。当然,作为礼仪之邦,

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

明太祖十五个不征之国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

明太祖十五个不征之国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

日本历史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hell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