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古墓中挖出个玻璃瓶,墓主是个9岁孩子,现在国家禁止其对外展览
Posted 玻璃瓶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古墓中挖出个玻璃瓶,墓主是个9岁孩子,现在国家禁止其对外展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古墓中挖出个玻璃瓶,墓主是个9岁孩子,现在国家禁止其对外展览
在中国古代封建体制下,对于皇族贵胄王公大臣不仅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更是厚葬,陪葬各种珍宝,以显示地位和尊崇。下面这个隋朝的古墓,墓主虽然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但是在里面却挖出了一个至宝玻璃瓶,现在国家严禁其对外展出。
这个古墓发现在1957年,当时,在西安的一个工地上,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但是工人突然挖到一个硬物,挖开一看却是个古墓。很快文物部门赶到,发现这个墓葬保持非常的完整,而且从规格来看,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等级很高。但是打开墓葬,墓主人却是个9岁的孩子,在墓碑上有她的名字叫做李静训。
这个古墓里面陪葬的珍宝,更是让文物工作者兴奋,里面有各种精美的金手镯、宝石项链,珍珠玛瑙等等,足足有上百件。而且里面还挖出一个罕见的玻璃瓶,十分的珍贵,其造型历史罕见,做工十分的精巧,堪称精品。很多人要说了,玻璃瓶?怎么可能?其实这并不奇怪,早在汉代开始,墓葬里就开始出现玻璃容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中便出土了一个玻璃耳杯。
因此,玻璃器皿在古代是有的,只不过很珍贵,很罕见。那么这个叫做李静训的小孩到底是谁呢?其实这个小孩地位可不一般,隋炀帝杨广是他的二舅姥爷,她的姥姥是著名的杨丽华,也就是隋文帝的女儿。嫁给北周宣帝为皇后,隋文帝的皇位也是取自这个女儿。
而这个李静训那是杨丽华最宠爱的外孙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外孙女在9岁的时候突然去世。杨丽华十分的悲痛,因此,将大量的珍宝陪葬。而这个玻璃瓶估计是李静训小时候玩耍的珍宝,而经过几千年仍保存完好,现在是国家至宝,国家严禁其对外展出,列入禁止出国展览名单。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江苏挖出一西汉古墓,藏着8个夜明珠,墓主容貌复原图吓专家一跳
江苏挖出一西汉古墓,藏着8个夜明珠,墓主容貌复原图吓专家一跳说来也是惭愧,小编在没有看过《盗墓笔记》的时候,都不知道竟然还有盗墓这样的说法,而如今大家也都是已经明白了盗墓和考古的区别了,一个在于破坏,
河南考古发现最新2018: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
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和官服保持完好,河南太康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该古墓系明代,古墓里面的尸体和官服保存完好,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明代官服
河南考古发现最新2018: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
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和官服保持完好,河南太康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该古墓系明代,古墓里面的尸体和官服保存完好,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明代官服
近日,清华大学在建设新土木馆大楼工程项目时,发现古墓群!相关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清华大学古墓照片刷屏朋友圈近日,有消息称清华大学内施工现场发现一片古墓,相关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第一!一名
1976年夏,考古队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掘了一座商朝王室的古墓,而这座古墓的主人就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同时墓中出土的甲骨文也掀开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军事统帅的神秘面纱。3000多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河南造湖,意外挖出黑色人骨,专家看过墓碑证实:墓主是水浒人物【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一部《水浒传》塑造出了108位梁山好汉,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满打
2013年,在湖北武穴匡山头陀寺附近,考古专家发现一座「”蛮夷风格”的古墓。由于年代久远古墓破损严重,加之频频遭遇盗墓贼光顾,所以考古专家决定抢救性挖掘。令人意外的是,考古出土的文物不多,但最有价值的
村民发现千年古墓,专家研究5年不知墓主是谁,却被电工解开真相
一直以来关于埃及金字塔如何完成构建的问题,始终萦绕着每一颗好奇的心,甚至还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设计修筑的,就在大家探讨这些谜题的时候,一座中国的「”金字塔”就这样悄然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1981年,江
世界历史 战国古墓挖出现代水晶杯,成为国宝严禁对外展出,有人却说是穿越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很多精美的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包括现在家中使用的水晶杯子,它主要是由水晶玻璃制成,不仅晶莹剔透,而且美观大方。但是在考古发掘中,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古墓之中却出土
时期,周公姬旦制定礼制,提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此后数千年间,人们将此运用到极致,就连最基本的穿衣都各不相同。当我们翻阅古籍记载,就会发现说到穿戴的袍服,古人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