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

Posted 龙袍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

时期,周公姬旦制定礼制,提出「 ”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此后数千年间,人们将此运用到极致,就连最基本的穿衣都各不相同。当我们翻阅古籍记载,就会发现说到穿戴的袍服,古人经常用到「 ”黄袍、乌纱、青衫”等等这类带有色彩的词汇。 其实这些颜色传递的,便是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划分,那么龙袍更不用说了,能穿它的只有天子。2006年5月,正在施工建设的京郊石景山玉泉路突然挖出一座古墓,棺材被挖掘机一下子叉出墓穴,专家获悉立即前往。经过初步勘测古墓来自清朝康熙年间,但形制似乎非常寒酸。 然而当专家打开棺盖时,在场的人群立刻发出一阵惊呼,原来简陋的棺材里,墓主竟然身穿龙袍且完好未腐,全身呈现风干状,皮肤为古铜色,更令专家意外的是,墓主身上的五爪龙袍、蟒袍里里外外穿了7件,如此显赫的穿着,却躺在这般简陋的木棺中,专家意识到墓主来历非同寻常,随即将其运送至博物馆。 在深入的检测中,人们发现龙袍墓主身高1.73米,左脚生有6个脚趾,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串东珠,东珠在清代属于皇家国宝,就连皇子无赐都不得擅用,这令墓主身份更加高贵。棺材上写着墓主为「 ”中宪大夫”黄拙吾,然而专家翻遍清代史料,却未见此人的一字记载,这位清朝男子究竟是谁至今也没有定论。你们知道是谁吗?

相关参考

河南考古发现最新2018: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

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和官服保持完好,河南太康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该古墓系明代,古墓里面的尸体和官服保存完好,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明代官服

专家为何连说三句太邪门 工地上挖出千年古墓

从唐代开始,李世民的形象不断被美化,同时,作为反面典型的杨广却被进一步妖魔化。2013年,江苏扬州一座名为“中星海上紫郡”的楼盘正在施工,不久,两名工人在清理建筑垃圾时,挖出两座残存的古墓,随即上报。

十堰城區一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出土瓷器保存完整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何磊圖/記者張啟國報導:上周五,十堰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明朝古墓,市博物館考古部門現場進行發掘,並將進一步勘探是否存在家族墓葬區。發現:一鏟下去

十堰城區一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出土瓷器保存完整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何磊圖/記者張啟國報導:上周五,十堰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明朝古墓,市博物館考古部門現場進行發掘,並將進一步勘探是否存在家族墓葬區。發現:一鏟下去

6斤黄金宝剑被挖出,工地施工意外发现战国时期古墓

历代以来,包括现在,世人在做大事的时候都要“看风水”;有人说其是封建迷信,其实不然,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化,一种老祖宗与自然做了长期斗争而得出的经验,整理为系统后便形成了文化。自古以来,古

世界历史 古墓中挖出个玻璃瓶,墓主是个9岁孩子,现在国家禁止其对外展览

在中国古代封建体制下,对于皇族贵胄王公大臣不仅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更是厚葬,陪葬各种珍宝,以显示地位和尊崇。下面这个隋朝的古墓,墓主虽然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但是在里面却挖出了一个至宝玻璃瓶,现在国家

江苏挖出一西汉古墓,藏着8个夜明珠,墓主容貌复原图吓专家一跳

江苏挖出一西汉古墓,藏着8个夜明珠,墓主容貌复原图吓专家一跳说来也是惭愧,小编在没有看过《盗墓笔记》的时候,都不知道竟然还有盗墓这样的说法,而如今大家也都是已经明白了盗墓和考古的区别了,一个在于破坏,

世界历史 千年古墓群重见天日,挖出75座坟墓,墓主身份着实令韩国很尴尬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而周边很多国家自古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很多东西必然被烙上历史的印记,不容否认。即使很多国家现在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面对,更是开始了胡编乱造历史的过程。如韩国,现在就极度

唐朝历史 西安某高校内发现古墓墓主竟是唐朝公主

西安有两多――高校多,古墓多,所以西安的各个高校兴建新校区时,不挖出个把古墓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西安的学校。而各个高校中,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历朝历代的古墓,完全可以写成一部中国通史了。秦始

唐朝历史 西安某高校内发现古墓墓主竟是唐朝公主

西安有两多――高校多,古墓多,所以西安的各个高校兴建新校区时,不挖出个把古墓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西安的学校。而各个高校中,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显贵,历朝历代的古墓,完全可以写成一部中国通史了。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