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城區一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出土瓷器保存完整

Posted 墓葬

篇首语: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十堰城區一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出土瓷器保存完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堰城區一工地挖出明朝古墓 出土瓷器保存完整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何磊 圖/記者 張啟國 報導:上周五,十堰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建築工地,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明朝古墓,市博物館考古部門現場進行發掘,並將進一步勘探是否存在家族墓葬區。

發現:一鏟下去看到一洞穴

一次普通的土地施工作業,不經意間挖出埋藏於地下600多年的歷史。5日下午4時許,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位開挖掘機的工作人員在施工作業時,挖掘機一鏟後發現,土堆下有一個洞穴,之後沒有再用挖掘機施工,初步清理後發現這個洞穴像一個墓葬,立即向文物部門匯報。

經過市博物館考古部工作人員發掘得出結論,此處為明朝時期的古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發掘:出土瓷器保存完整

昨日,記者在工地現場看到,數萬平方米的建築工地上還有渣土車往來穿梭,工地一側的一個數千平方米山頭已經被封鎖,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正在此處進行發掘。已有3個墓穴的樣貌初步顯現,考古人員正在測量、繪圖。

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劉志軍介紹,從墓穴的位置、朝向、結構和建造材料來看,該墓穴主人的家族在明朝時期是普通百姓,但是屬於生活水平較好的家庭。「這個墓穴選擇的位置是黃土地,還是正朝南的方向,建造墓穴的砌磚工藝也很有講究。建造墓穴用的是青磚,上面有石灰覆蓋,當時老百姓居住的房子都有很多是土坯方和茅草棚,從這些來看,墓穴主人的家族實力還是不錯的。」

不僅如此,已經發掘的3個墓穴中出土一件陶器和兩件瓷器的隨葬品。「瓷器是民窯所造,出土完整,而且釉色都很不錯。」

勘探:是否存在家族墓葬區

考古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墓穴位置選擇、朝向很好,此處很可能是一個明朝家族墓穴,按照同族人員身份地位不同,在不同位置下葬。

昨日下午,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此處進行勘探,看是否能夠發現家族墓葬區。「平民墓葬區域很小,我們勘探密度就要加大,不然就容易漏掉。」

劉志軍介紹,這是十堰城區首次發現明朝古墓,此處墓穴還發掘有一些保存完整的隨葬品,對十堰地區明朝時期的民俗、民風等考古研究有較大價值。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关参考

十堰城區發現明朝古墓

摘要:9日,考古人員正在拍照、測量、繪圖。5日,十堰市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建築工地施工時發現古墓,十堰市博物館考古部門發掘考證,該墓為距今600多年的明朝時期。目前已有3個墓穴初步顯現,出土一件陶器和兩

十堰城區發現明朝古墓

摘要:9日,考古人員正在拍照、測量、繪圖。5日,十堰市東風高級中學附近一建築工地施工時發現古墓,十堰市博物館考古部門發掘考證,該墓為距今600多年的明朝時期。目前已有3個墓穴初步顯現,出土一件陶器和兩

河南考古发现最新2018: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

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和官服保持完好,河南太康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该古墓系明代,古墓里面的尸体和官服保存完好,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明代官服

河南考古发现最新2018: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

河南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尸体和官服保持完好,河南太康一处工地施工时挖出500年前古墓,该古墓系明代,古墓里面的尸体和官服保存完好,墓志铭记载墓主是明朝的右都御史,此墓主顾姓,明朝官员。明代官服

意外原因发现宋代古墓,挖出100多件国宝级极具收藏价值的瓷器

一名女子为了给她的丈夫去挖坟墓,挖的地方正是个古墓,一共出土了包括了三大国宝之一在内的985个瓷器。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那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宋朝。汝窑瓷器盘口碗(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

权贵人下葬的陪葬品 南京汉墓出土“保险柜”

南京市六合区北门方州广场一施工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基本推断为汉墓。在距棺木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发现一个木质结构箱柜。这个木箱柜好似现在的保险柜,是过去权贵人家下葬时的陪葬品,由于文物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权贵人下葬的陪葬品 南京汉墓出土“保险柜”

南京市六合区北门方州广场一施工工地挖出一座古墓,基本推断为汉墓。在距棺木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发现一个木质结构箱柜。这个木箱柜好似现在的保险柜,是过去权贵人家下葬时的陪葬品,由于文物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商朝古墓今何在

辽宁大学一建筑工地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该遗址属距今约3000年前商朝新乐上层文化遗址。考古人员称,文物的出土对研究新乐上层文化内涵及文物保护有重要意义。一锹挖出3000年前陶片一锹铲出文物的张良对记

6斤黄金宝剑被挖出,工地施工意外发现战国时期古墓

历代以来,包括现在,世人在做大事的时候都要“看风水”;有人说其是封建迷信,其实不然,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化,一种老祖宗与自然做了长期斗争而得出的经验,整理为系统后便形成了文化。自古以来,古

工地挖出清朝古墓,墓主穿龙袍300年未腐,手握大清遗宝

时期,周公姬旦制定礼制,提出「”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礼节,此后数千年间,人们将此运用到极致,就连最基本的穿衣都各不相同。当我们翻阅古籍记载,就会发现说到穿戴的袍服,古人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