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字迹工整堪比印刷,令现代书法家汗颜
Posted 状元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字迹工整堪比印刷,令现代书法家汗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字迹工整堪比印刷,令现代书法家汗颜
导读:早在隋唐之前,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基本采用的都是“察举制”,举孝廉便是察举制的一种。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弊端,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很难有机会得到举荐,其报国之才能逐渐被埋没,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隋炀帝坐上皇位后,就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从此它便成为历朝历代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一种途径。
古代的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自己能够蟾宫折桂,一举成为当科状元,以达到为国效力、光宗耀祖的目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每一次只能有一位状元,没有并列第一的说法。根据历史的记载,科举制度实施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共有过约780名文科状元。
状元是皇帝所钦点,其试卷必须由朝廷统一管理,不能私自带出皇宫。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古代战乱频发等原因,导致这些状元试卷都消失了,十有是毁于战火之中。然而,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份状元试卷,却无意间传到民间,也是现存唯一一份古代的状元试卷,该状元名叫赵秉忠。
关于赵秉忠,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不是太多,他是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亲官至礼部右侍郎。因天资聪慧,加上后天的努力,赵秉忠成绩一直都十分优异,年仅25岁就考中了状元,从此开始入朝为官,最终官至礼部尚书。
因赵秉忠性格直率,得罪了不少同僚,后被罢免了官职,只能回到老家生活。究竟他的试卷是如何流带出皇宫的,估计没有人知道。1983年的时候,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将其先祖的这份试捐献给当地博物馆,才让世人有机会一睹其芳容。
据了解,该试卷为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共有2460个字,主要是他根据当时的社会现象,给皇帝提出了很多治国的建议何意见。现如今,赵秉忠的这份试卷,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保存于青州市博物馆。
且不说试卷中的治国策略,单凭赵秉忠堪比印刷的工整字迹,就足以令后人膜拜,现在一般的“书法家”,估计也很难达到这种程度吧!
相关参考
黄纬禄作为我国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的黄纬禄院士已与世长辞,但他留给国家与后人的成就、科研精神至今鼓舞着我们。其实,黄纬禄在学生时代就是一位资深学霸,东南大学档案馆中收藏了一本黄
古人认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人生四大幸事。尤其是金榜题名,堪称古代读书人最为激动的时刻,其激动指数超过洞房花烛夜。古代的科举考试,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一定会有状元的
导读: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门,但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以及设计者是谁呢?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建造于公元1417年,最早名为“承天门”,直到200多年后的清朝顺治年间,才将其改名为
我们普遍的认识认为,古代的科技水平是落后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迭代而推进的,但是如果你看了下面这些古代的高科技,也许你会改变此前的想法,惊呼原来古代有这么多现代化的高科技。希腊火首先
导读:几乎所有国人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门,但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历史,以及设计者是谁呢?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建造于公元1417年,最早名为“承天门”,直到200多年后的清朝顺治年间,才将其改名为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也是绞尽脑汁,自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后,寒门学子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1300多年来,共产生过近600名状元(不包括武状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为了选拔人才,也是绞尽脑汁,自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后,寒门学子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1300多年来,共产生过近600名状元(不包括武状
科举制度自产生开始直至结束,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的进士,可能够成为“状元”的就仅仅只有638人(不算武状元),能在众多书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的人每个都是人中龙凤,没有极高的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
近日,美国媒体刊文表示,鉴于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最新的歼-31隐身战斗机,五角大楼和国防工业部门的官员担心,中国新式隐身战机未来可能会在战时匹敌美国战机。为了应对挑战,五角大楼需要继续购买F-35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