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李鸿章访问德国被骗,巨款买回了一堆“垃圾”,结果却成中国神器

Posted 李鸿章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李鸿章访问德国被骗,巨款买回了一堆“垃圾”,结果却成中国神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李鸿章访问德国被骗,巨款买回了一堆“垃圾”,结果却成中国神器

在清朝末年,长期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使得朝廷内部,上到皇帝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是十分的愚昧无知。即使是李鸿章等大清精英,对国外和科技也是知之甚少,以至于经常被骗。尤其是洋务运动中,很多西方淘汰的科技和工艺被引进到国内,而且多数的外国专家那都是以骗钱为主,干事为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李鸿章访问德国被骗,花费巨款买回了一堆垃圾,结果却成了中国神器,用了半个世纪。

在甲午战争后期,清政府痛定思痛,要富国强兵,以缓解民族存亡危机。于是派了李鸿章到欧洲考察,购买武器技术,编练新军。而当时德国的武器,那是世界闻名,而且德国还有个俾斯麦,而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可谓是很投缘。于是,倾向于在德国购买武器,但是不曾想被德国骗了。

当时德国研发了两种步枪,一种是毛瑟枪,一种是委员会枪。其中毛瑟枪那是后世闻名的好枪,而委员会枪是德国花费巨资,研发的枪支。但是,到最后研发出来,虽然性能不错,但是容易炸膛,所以实际上这款枪就成了废品。德国也准备将其研发停止,生产线都废弃。但是,不甘心的是毕竟花了花了那么多钱,想找个冤大头来填补上这个窟窿。

而此时,李鸿章这个东方最大的大款来了,这里注意一下啊,李鸿章搞洋务运动,就以大手大脚闻名天下,因此有大款的名声在外,这也是西方国家都喜欢李鸿章的原因吧。李鸿章到德国后,俾斯麦就着重推荐了委员会枪,但是没有说明其缺陷,说比毛瑟枪还要先进,李鸿章一听,觉得太好了,要的就是先进。而且在极度兴奋之下,还一口气把委员会枪的生产线买了下来。

买了之后,李鸿章很是雄心勃勃,要组建一支新军,于是将生产线交给了武汉的张之洞。这个生产线来了之后,刚生产出来的枪支,老是炸膛,几乎成废物,但是经过中国工人的本土化改造,性能提升。炸膛概率大减,成了当时先进的枪支,武装到中国的新军。此后更是雄霸中国武器长达半个世纪,它就是顶顶大明的汉阳造。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全榜网网】

相关参考

宰相气度竟丝毫没给中国丢脸 李鸿章访问欧美

访问欧美八国时,李鸿章其实一身的病。到德国,他会见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远去视察克虏伯大炮,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儿。他还去了德国前首相、赫赫有名的俾斯麦家乡,东西两个“俾斯麦”进行了一次

宰相气度竟丝毫没给中国丢脸 李鸿章访问欧美

访问欧美八国时,李鸿章其实一身的病。到德国,他会见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远去视察克虏伯大炮,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儿。他还去了德国前首相、赫赫有名的俾斯麦家乡,东西两个“俾斯麦”进行了一次

1896年风烛残年的李鸿章访问德国后为何仰天长叹

李鸿章是我国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是晚清时期中国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李鸿章无疑是最杰出的裱糊匠,李鸿章用他瘦弱的身躯苦苦支撑着大清朝。1894年,甲午战争

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到访德国,为何突然仰天长叹

文章转载自:我们爱历史,团队作家作为一位顽强扛起晚清「”洋务运动”大业,亦为一堆不平等条约「”扛锅”的近代「”红人”,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一桩出名的风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欧美列国:从是年3月28日

世界历史 1973年5月18-22日勃列日涅夫访问西德

1973年5月18-22日勃列日涅夫访问西德1973年5月18—22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正式访问联邦德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之后,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联邦德国。访问

世界历史 把伦敦桥买回美国,跨洋越海再造传奇

举世闻名的伦敦桥于1831年竣工,是英国建筑师约翰·兰尼(JohnRennie)的设计杰作。这座大桥见证了英国工业革命和伦敦雾都的百年历史。不过,这只是它“生命”中的一个篇章,在泰晤士河上安居了140

世界历史 19世纪末的德国什么样

19世纪末的德国让见多识广的李鸿章都惊叹了!19世纪末的德国什么样?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德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崛起的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在人类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896年,李

历史百科 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87年9月7-11日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

1987年9月7-11日昂纳克访问联邦德国1987年9月7—11日,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应邀访问联邦德国。这是战后德国分裂以来,民主德国领导人首次访问联邦德国。访问期间,昂纳克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进行了

历史百科 1923年1月11日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鲁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国际事件。巴黎和会以后,德国战争赔偿问题仍悬而未决。协约国赔偿委员会曾于1921年作出决定,要求德国在30年内赔偿战胜国330亿美元巨款。德国于192

德国 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问德国

1940年11月莫洛托夫访问德国1940年11月,莫洛托夫应德国邀请访问柏林。在双方会谈中,德国提出德、意、日、苏“政治合作”协议草案,建议瓜分势力范围,瓜分大不列颠帝国,要求苏联向遥远的印度洋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