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气度竟丝毫没给中国丢脸 李鸿章访问欧美
Posted 李鸿章
篇首语: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 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宰相气度竟丝毫没给中国丢脸 李鸿章访问欧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宰相气度竟丝毫没给中国丢脸 李鸿章访问欧美
访问欧美八国时,李鸿章其实一身的病。到德国,他会见了德皇威廉二世,跑老远去视察克虏伯大炮,交通不便的年代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儿。他还去了德国前首相、赫赫有名的俾斯麦家乡,东西两个“俾斯麦”进行了一次交心密谈。
李鸿章说:“在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
离开德国,李鸿章又上路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这里暂且不说,接着老人又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英国,谈了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海关加税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的国家都说听英国的,英国人坚决不答应(可悲啊,一个主权国家想加点海关税都要去和别人商量)。然后横渡大西洋去了美国。
老人家在美国倒是风光了一回,人家把他看成是“地球上的老大哥来看地球上最年轻的小弟弟”。他像个电影明星一样。50万纽约人上街看他那“著名的黄马褂”。
李鸿章对西方报纸大谈“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呼吁废除排华法案”。他说:“你们不像英国,他们只是世界的作坊。你们致力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事业。在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你们也领先于欧洲国家。但不幸的是,你们还竞争不过欧洲,因为你们的产品比他们的贵。这都是因为你们的劳动力太贵,以致生产的产品因价格太高而不能成功地与欧洲国家竞争。劳动力太贵,是因为你们排除华工。这是你们的失误。如果让劳动力自由竞争,你们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力。华人比爱尔兰人和美国其他劳动阶级都更勤俭,所以其他族裔的劳工仇视华人。”李鸿章这一拍一拉,骂得美国人舒舒服服,服服帖帖。姜还是老的辣啊。
接着李鸿章说了一段超前了100年的话,他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
李鸿章一不小心又创了一个中国第一——“招商引资”。然后他从加拿大回国,在日本过界时,这个老头相当倔,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终生不履日本”领土,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让人在两只摇摇摆摆的船之间,颠颠簸簸地抱他过了踏板,这样他的脚就没有碰过日本陆地。
这次,李鸿章全程万里,一气呵成,并没有马革裹尸而归。早过了离休年龄的他,如果没有一个工作狂的心是挺不过这次远行的。
李鸿章也有绯闻:访美传中国总统和慈禧结婚
十九世纪末叶,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出访美国期间,一直把大清皇帝钦赐的黄马褂当作无比荣光的资本用来炫耀。据大清王朝的规制,只有对朝廷有重大功勋的元老大臣才可以赐穿黄马褂。
纵观大清王朝二百多年间有此殊荣的的没有几人。而李鸿章凭着他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功勋,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黄马褂。对此李鸿章非常珍惜,只有重大节日或者皇上召见他才舍得穿上。
这次出使欧美,李鸿章觉得非常荣幸,同时也觉得是炫耀自己的最好时机,因此,李鸿章到了美国后,就一直把黄马褂穿在身上。
谁知,对东方文化毫不了解的美国人却错误认为李鸿章穿的是龙袍,而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着,所以当时美国媒体认为到访的是东方大国的中国最高领袖。
晚清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
当地一些颇有影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报道了“中国总统李鸿章到访”,甚至还刊登了“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的这个轰动全球的新闻消息。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而光绪皇帝更是为此震怒不已。
后来,当随从幕僚将此事告诉李鸿章时,李鸿章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了。好在慈禧太后对李鸿章并无猜忌,李鸿章出访回来后慈禧并没有为难他,否则李鸿章就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不知是因为李鸿章出访闹得慈禧不高兴,还是甲午战争失败受到挤压的原因,李鸿章出访回来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坐冷板凳。
那么,美国媒体炮制的“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这则惊天的八卦绯闻究竟是怎么出笼的?难道真的是凭着黄马褂就能将“中国总统”的桂冠戴在李鸿章的头上?
原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新闻信息来自于加拿大温哥华,虽然相当八卦和震撼,但是美国媒体还是如获至宝,大肆报道。
报道上说,来自香港、横滨的“日本皇后”号邮轮,带回了一批东方的报纸。报纸说,李鸿章与慈禧太后已在“新发”寺庙秘密结婚。
于是,1898年10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便转载了这则八卦新闻。但是,这则报道为了吸引人们眼球,便在标题上打了一个问号:《李鸿章结婚了吗?》(HasLi Hung Chang Married?)
据说,这批东方的报纸就是《中国邮报》(China Mail)。这张报纸也叫《德臣西报》(The ChinaMail),是香港的第二份报纸,也是香港发行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英文报纸。
据说,《中国邮报》报道说,慈禧太后与李鸿章在1898年9月22日上午成婚。随后,这对新夫妻乘火车前往天津,为了防止他人尾随,他们还将经过的铁路均予拆除。
新婚夫妇们将到旅顺港欢度蜜月。这使中国年轻的皇帝光绪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再次结婚。
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寺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根据这样来历不明的消息,美国《纽约时报》不仅大肆渲染“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的八卦绯闻,而且还把“中国总统”的桂冠戴在李鸿章的头上。
然而,美国《不久就发现这个消息只不过是八卦新闻而已。于是,就在报纸上更正说:《李鸿章没有结婚》(Li Hung Chang NotMarried),并明确地指出:显然,这是一则东方玩笑。
由此看来,美国媒体报道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八卦新闻具有历史传统并非浪得虚名。
至于所谓的来自香港、横滨的“日本皇后”号邮轮,带回了一批东方报纸的消息,恐怕也是只是《纽约时报》为了掩盖自己虚假报道而开的一个西方玩笑吧!
相关参考
大清帝国的实权人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在德国期间,受到「”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盛情款待。两人仰慕已久,只是未能谋面,至为遗憾,现在
大清帝国的实权人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在德国期间,受到「”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盛情款待。两人仰慕已久,只是未能谋面,至为遗憾,现在
李鸿章出访欧美八国时,其实一身的病。传闻他老不声不响地带着口棺材满世界地“误国”,让人家看了还以为我中华四万万里无人。有一张参观访问克虏伯埃森梅喷射击场的照片,我们看到这位老人是坐着轮椅披着厚呢披风去
李鸿章环游世界的契机,是参加沙皇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当时朝廷让他参加完典礼后,顺便周游列国,考察下各国风度人情,学习下人家的先进经验。不过,李中堂最后事与愿违,经验没怎么学到,却反而落下不少“丑闻”。
三国历史,那真的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天下三争的戏码,却引起了无数的英雄竞相出现。有谋士,也有将士,更有君主,可以说,三国的天下是值得我们了解的,也是值得我们推崇的。在三国时期,发生了好几场让后人一直记着
公元1864年,曾国藩同其弟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洪秀全于天京沦陷前去世,忠王李秀成被清军擒杀,但李秀成的堂弟侍王李世贤率汪海洋、陆顺德等度梅岭入广东,再经广东入福建,斩清福建提督林文察转,占据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夏,李鸿章出任专使,赴俄国庆贺沙皇加冕礼是虚,签署《中俄密约》是实。此后的行程便是游历和考察欧美多国。他访问法兰西期间,恰逢万国运动会(奥运会前身)在巴黎开幕
世界历史 李鸿章访问德国被骗,巨款买回了一堆“垃圾”,结果却成中国神器
在清朝末年,长期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使得朝廷内部,上到皇帝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是十分的愚昧无知。即使是李鸿章等大清精英,对国外和科技也是知之甚少,以至于经常被骗。尤其是洋务运动中,很多西方淘汰的科
于清朝末期李鸿章出访欧美的一组老照片,通过这组照片,能让我们回顾到这段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影像,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同深究历史!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照片拍摄于1896年8月李鸿章出访美国期间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初夏,出任专使,赴俄国庆贺沙皇加冕礼是虚,签署《中俄密约》是实。此后的行程便是游历和考察欧美多国。他访问法兰西期间,恰逢万国运动会(奥运会前身)在巴黎开幕。升旗仪式上,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