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

Posted 名节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为何不称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为何不称帝

2、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为何不称帝

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曹操步步为营,向着天子的宝座渐渐逼近,直到公元219年,他与孙权联合,通过襄樊战役将蜀汉第一猛将关羽置于死地,接着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按说到了此时,曹操称帝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1、孙权劝曹操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

孙权认为支持曹操称帝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战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

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2、担心会给政敌和拥汉派一个舆论上的借口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利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动。

纵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为保自己晚年的声誉名节

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好。

4、实权比虚名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是写照。

5、年纪大了,将不久于人世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岁的老头,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他不愿意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未曾称帝。基本上在天下大势已定,他们都抵抗住称帝的诱惑,这到底有什么原因?

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步步为营,逼向皇位的宝座。曹操伐董卓后,势力发展快速,接着灭掉各路诸侯,仅剩魏蜀吴三分天下。当关羽死于曹操孙权联手之后,蜀汉已经迅速衰落,孙权又向曹操称臣,兵劝说曹操称帝。

孙权之所以想劝说曹操称帝,真实目的其实是想消弱曹操,以免曹魏日益强大威胁东吴。当然曹操也看清楚了孙权心思,一旦称帝,蜀汉东吴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联合起来先把曹魏灭掉,其次还有许多大汉的忠臣是有意见的,不然必定会遭到冲击。而且他还拥有刘协这块招牌,可以继续稳定内部,安抚汉派人心。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实际的人,掌握了实权虚名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曹操没有称帝还可以理解,可是司马昭是一个野心极重的人,不逊色于任何一位窥视皇位的野心专家,到现在也一直流传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魏国后期阶段,魏少帝刚刚上位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后曹爽被司马懿干掉,魏国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控制。司马懿死后大权就落到了司马师和司马昭手里,在司马师一次伐吴中,早早去世,所以司马昭是手握魏国大权,又灭掉了蜀汉,可以说已经掌控三分之二的天下,而东吴也是烛火残存,随时有可能被覆灭。在这样的局面下,无比野心的司马昭依旧没有称帝,这实在匪夷所思。

司马昭直到临死前的梦想一直就是想座上皇位,明明就在眼前的梦想,偏偏也要死后抱有遗憾。这是为什么?自古以来称帝失败者太多太多,并且篡位者都是遭受广受诟病,必须得小心谨慎再小心。再者司马昭已经稳定了政权也有信心能笼络住自己的政治力量,所以没有必要冒称帝的风险来巩固政权。曹操、司马昭都没有称帝,却都是成功者,因他们才造就出国家。但是我更相信司马昭之所以没有称帝,是受到死亡的阻碍,因为灭掉蜀汉到司马昭期间,才短短二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实施。

曹操、司马昭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不要被欲望冲昏了头脑,得保持理智清醒

相关参考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与献帝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孱弱的一把手与强大的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正统名分的皇帝与实权在握的大臣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汉献帝屡次欲杀曹操却不能成功?

曹操一生为何“只为王不称帝”

导读:枭雄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

为何说"只为王不称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诈之举

为何说"只为王不称帝"是曹操一生中最奸诈之举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曹操一生未称帝

形势所迫 曹操为何一生不称帝?见识长远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天子...

枭雄曹操一生未称帝的原因

是三国史上最受争议的一个人物,出身虽卑微但志向远大,依附自己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那么,曹操为何一生不称帝呢?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与蜀交恶,不得不

刘备急于称帝为何曹操却一生不想称帝? 三国时期

很多人一直说,诸葛亮如果想当皇帝,可以轻而易举的废除刘禅并取而代之,没必要为此推测争执的面红耳赤,看着曹操父子两代人完成代汉自立的过程,或许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了解取代汉室难度有所裨益,自董卓及其部属李

曹操称帝,身边美女无数,为何还要救回她?

曹操称帝,身边美女无数,为何还要救回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比较喜欢玩游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游戏中有一个萌萌的角色,名字叫做蔡文姬,很多人都喜欢玩这个角色,看见她小小的身影在游戏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