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称帝

Posted 公元

篇首语: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称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称帝

   为何不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看一下 的一生,不管他自己怎么说,他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在一条通向帝王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著。如果说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前曹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只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铺垫,那么从建安元年起,他就开始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献帝变成了自己手中的一个傀儡和一张王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后来因为袁绍不满,曹操才将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自己改任司空,兼车骑将军,并从此开始主持朝政。>  随着实力的增强,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来越深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像 那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行人通行。五月,曹操修建了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六月,曹操任命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十月,献帝诏令曹操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同时,封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  就这样,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力的所有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几乎已经走到了终点。曹操不但早已在事实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权,使自己成了一个实际上的 ,而且在形式上,他也同 没有什么两样了。曹操惟一没到手的,只不过是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事实上,曹操的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没有迈出最后的一步。他要把这最后一步让给自己的儿子完成。曹操为什么自己不 呢?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的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的大忙,但却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需要缓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则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其实,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因此陷入困境,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因此,孙权阳奉阴违,曹操看穿了孙权的意图,不肯轻易上当。>  其二,从当时形势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综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三,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现在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  其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他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这也可能是他不愿称帝的一个原因。>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虑。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对自己的自我评定。>

相关参考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汉末年,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取荆州之后,孙刘联盟从此不复存在。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不得不向曹操示好,他遣使入贡,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为何也不称帝? 曹操不称帝

曹操,司马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都窥视着皇位。不仅是他们,所拥用大权者无一不向权力的巅峰看齐,毫无疑问权力的吸引力是何其大。曹操一生打下来的魏国、司马昭辛苦打下来的西晋,当之无愧的说是开国皇帝,临死前却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与献帝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孱弱的一把手与强大的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正统名分的皇帝与实权在握的大臣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汉献帝屡次欲杀曹操却不能成功?

曹操为何不称帝

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曹操步步为营,向着天子的宝座渐渐逼近,直到公元219年,他与孙权联合,通过襄樊战役将蜀汉第一猛将关羽置于死地,接着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按说到了

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不愿称帝

曹操为何不愿称帝?是因为在乎名声吗?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在这些有名之士中,综合谋虑、才华、能力来分析,曹操是屈指一数的人才。在当时的时代,曹操已经拥有

曹操一生为何“只为王不称帝”

导读:枭雄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

三国历史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大权独揽为何至死不称帝  曹操与献帝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孱弱的一把手与强大的二把手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正统名分的皇帝与实权在握的大臣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汉献帝屡次欲杀曹操却不能成功?

为何不称帝是曹操一生最奸之举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