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夫人用胸为尚书干爹焐朝珠 清代官场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翰林夫人用胸为尚书干爹焐朝珠 清代官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翰林夫人用胸为尚书干爹焐朝珠 清代官场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6年09月14日第B04版,作者:刘永加,原题:清代官员误骂同僚祖母惹祸端
据梁溪坐观老人所著《清代野记》载:光绪年间,泰州王生,是同治甲子举人,在军机处谋了个章京的差事,也就是协助主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一天,王生要入值夜班,走到半路,突然一摸脖子忘了挂朝珠,在车中也没有找到。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共108颗珠子,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那时规定上朝或者入值必须戴朝珠,否则可是大罪。
这时王生已到了正阳门,无法再回家取,因为夜半开城,只许进不许出的。无奈之下,王生想起来附近住着同僚好友浙江人汪生,便欲到他那里暂借朝珠一用。于是,驱车前往,敲门求援。此时,汪生早已入睡,听到同僚王生来了,赶忙起床给王生开门。王生把半夜敲门的原因告知。汪生倒是很爽快,立即入内室取来朝珠,给王生挂上,说道:“我个子比你高许多,体形也比你肥大,我的朝珠恐怕你戴不合适,不如将我夫人的朝珠借给你暂用,或许可以蒙混过关。”
王生很是感激,但是好戏谑的他,面对此情此景,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曾经流传的一个女辈为尚书干爹焐热朝珠的故事,于是一时兴起,吟道:“百八牟尼珠一串,归来犹带乳花香。”谁知汪生闻听此言,脸色大变,转身入内;王生说完,也不等其送客,匆匆而出,赶去值夜班。
王生刚上车,只见汪生气汹汹地持刀追来,大骂道:“我好心帮你,你却如此污蔑我,我誓与你不共戴天!”王生不明白就里,急忙驱车而去。汪生追上去,一刀砍了车尾才回去。第二天早上,还没等王生前去归还朝珠,汪生早就握刀来到王生住的巷口等他了,吓得王生不敢出门,连续好几天的班都耽误了。王生很纳闷,后来询问了别人,才知道,他所吟诵的诗句正是讽刺汪生祖母的诗。这个汪生从此再也不放过王生,天天来找他要报仇,结果王生无法在京工作了,只得称病返乡。
说起来焐朝珠的典故,还真有记载,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载:乾隆朝,有一位姓汪的翰林,喜好逢迎权贵,借以谋私,妻子曹氏更是会助纣为虐。当时,于敏中是朝中的重臣,军机大臣就干了近二十年,为了巴结他,汪翰林让妻子曹氏拜其母为干娘。后来,于敏中收受官员贿赂的事情败露,被撤职查办。为了继续求得官星高照,汪翰林又让妻子曹氏拜户部尚书梁国治为干爹,两家人交往频繁,关系非常密切。
一天,正是隆冬严寒,梁国治要上早朝,曹氏事先把朝珠放在胸前用自己的肉给焐热,然后亲手帮干爹戴到脖子上,以免朝珠冰着干爹。有人看到这种奴才相十足、谄媚阿谀的丑态,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昔年于府拜干娘,今日干爷又姓梁。赫奕门庭新吏部,凄清池馆旧中堂。郎如得志休忘妾,妾岂无颜只为郎。百八牟尼珠一串,归来犹带乳花香。”这首极尽揶揄讽刺的打油诗一经传开,更是羞得汪翰林一家无地自容。
而今的汪生正是彼时汪翰林的孙子。王生无意中揭了汪生祖母的短,自己尚且不知;而汪生颜面无存,恼怒至极,不找王生寻仇才怪!
相关参考
据梁溪坐观老人所著《清代野记》载:光绪年间,泰州王生,是同治甲子举人,在军机处谋了个章京的差事,也就是协助主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一天,王生要入值夜班,走到半路,突然一摸脖子忘了挂朝珠,在车中也没
据梁溪坐观老人所著《清代野记》载:光绪年间,泰州王生,是同治甲子举人,在军机处谋了个章京的差事,也就是协助主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一天,王生要入值夜班,走到半路,突然一摸脖子忘了挂朝珠,在车中也没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它是显示身份
清末官场流行认干爹,其方法有二:一是自己认大佬为干爹,做他们的干儿子,如盛宣怀认李鸿章为干爹;二是让妻女认大佬们做干爹,或者让她们认大佬的妻、母为干娘。如毓郎是民政部尚书善耆的下属,为了巴结他,让自己
在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片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大官的顶戴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孔雀翎,这就是清朝官阶品位的标志--花翎。 花翎有三眼、双
清末官场流行认干爹,其方法有二:一是自己认大佬为干爹,做他们的干儿子,如盛宣怀认李鸿章为干爹;二是让妻女认大佬们做干爹,或者让她们认大佬的妻、母为干娘。如毓郎是民政部尚书善耆的下属,为了巴结他,让自己
为了篡夺皇位,他让貌美如花的媳妇引诱干爹,结果赔了夫人又搭命
"权"和"钱"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为了得到权和钱,以至于有的人铤而走险,有的人干出了荒唐乱伦、匪夷所思的事!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皇位,竟然鼓动自己风姿绰约、貌美如花的媳妇,去主动勾引干爹。
清代官服继承明代、蟒袍、玉带补服照旧,冠服则已废除,代之以暖帽、凉帽和顶戴花翎。 满人原起于东北,男子多戴黑色的暖帽,圆形,四周有一道檐边,用皮、呢、缎、布制成,檐内为一丝或缎制的圆顶帽,常为红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
福建泉州市安溪湖头镇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故乡,李光地曾以家训约束后人,受其影响的后世曾出现“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盛况,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光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茂樟介绍,其家训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