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李福达之狱简介

Posted 山丹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李福达之狱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李福达之狱简介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宗教反明,被判处山丹卫充军。自山丹卫逃出,改名为李午,被发现,再次发往山丹卫。

后来又逃到陕西洛川,传习白莲教,“远近争附,随其贫富,有献至千金者,破产也所甘心,或子女,或器物,接撞而至”,和邵进禄、惠庆等人在陕起事。事败,再改名张寅,编立族谱,呈献黄白术,投靠武定侯郭勋。嘉靖初年,输粟捐官,任山西太原卫指挥使。嘉靖五年(1527年),被仇家薛良告发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郭勋写信给马录,希望大事化小。马录却联合巡抚江潮上奏弹劾郭勋。

郭勋请张璁进言嘉靖帝,将焦点移转到大礼议。嘉靖帝命刑部尚书颜颐寿、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沐等复审。嘉靖六年四月,锦衣卫逮捕马录入京,布政使李璋、按察使李钰、佥事章伦皆入狱。薛良被处死刑,马录发配边疆。桂萼、方献夫等平反有功,李福达官复原位以终。嘉靖帝则利用此案巩固皇权,史称“李福达案”。

嘉靖四十五年,四川人蔡伯贯叛乱,事败被捕,供出是李福达之孙李同的徒弟。四川抚、按官移文山西,捕李同下狱。自吐为李午孙,大礼之子,世习白社妖教。假称唐裔当出驭世,惑民倡乱,与《大狱录》姓名无异。抚、按官论同坐斩,奉旨诛之。马录被平反,赠太仆少卿。[1]

作者简述

青少年时代的谷应泰在县学念书,二十岁时,取得了举人出身。过了七年,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他参加了由顺治皇帝主持的殿试,取得了进士登第。此后,他先后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顺治十三年,任提督浙东浙西地方的学政佥事。两浙提学的衙门设在杭州。谷应泰纵情山水。他在湖山的顶上建有一所类似书院式的文化别墅,收藏大量图书,在别墅的门上,亲自题匾:“谷霖苍著书处”。谷应泰遗留下来的文化别墅,被视为重要名宦古迹。

谷应泰的著作主要有《筑益堂集》和《明史纪事本末》,《博物要览》。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李福达之狱是怎么一回事

嘉靖初年,“大礼议”之争风波未息,又发生一起震动朝野的大案。此案牵涉到民间秘密宗教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纷争。因此,审理一波三折、几经反复。最后,主持终审的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秉承嘉靖帝意旨,置法律与

历史人物 李福达的主要事迹 李福达的人物生平 李福达的人物简介

  本名:李福达  别称:李午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www.cha138.com  出生地:山西代州崞县  主要成就:曾参加白莲教起义李福达——明朝弥勒教首领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

历史人物 孙可望的十八先生之狱是怎么回事儿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义王”。  

历史人物 孙可望的十八先生之狱是怎么回事儿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义王”。  

孙可望的十八先生之狱是怎么回事儿?孙可望为什么会投降清朝?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

明朝 胡蓝之狱

胡蓝之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纵观历代开国之君,在功业未就之前,大抵能与部属推心置腹,亲密相处;一旦夺取天下,登上皇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不但听不进忠谏之言,而且还怕别人篡夺皇位。因此,诛杀功臣的事

清朝 文字之狱

文字之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统治者曾屡兴文字之狱,以钳制士子思想,巩固其统治。康熙二年(1663年),浙江湖州富商庄廷请人增编《明书》,如实地写了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历史,如建州卫同明朝的关系等

第二节 历法之狱,康熙平反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

中国历史 公元450年国史之狱

公元450年国史之狱道武帝拓跋珪时曾诏秘书郎邓彦海著《国纪》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到明元帝拓跋嗣,废不著述。429年,太武帝拓跋焘召集文人,编写国史,由司徒崔浩等共参著作,编成《国书》30卷。至

元朝 元代·三王之狱

三王之狱贵由死后汗位虚悬时,贵由和海迷失所生长子忽察,也欲争夺汗位,其弟脑忽也支持哥哥力争。现在汗位已属蒙哥,自然不甘心。海迷失派遣的代表巴剌,把拔都所召集宗王会议拥立蒙哥为汗的情况回禀海迷失,海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