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公元450年国史之狱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公元450年国史之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公元450年国史之狱
公元450年 国史之狱
道武帝拓跋珪时曾诏秘书郎邓彦海著《国纪》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到明元帝拓跋嗣,废不著述。429年,太武帝拓跋焘召集文人,编写国史,由司徒崔浩等共参著作,编成《国书》30卷。至于损益褒贬、折衷润色,全由崔浩总揽。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为崔浩所宠信的著作令史太原闵湛等上疏请求将崔浩所注《易》、《论语》、《诗》、《书》及《国书》全部铭刻于石,以彰直笔。崔浩遂在平城西郭外郊天坛刊石,方百步,用功300万。崔浩写拓跋魏先世之事甚详,引起观众议论。自代北南迁的拓跋贵族无不愤怒,认为崔浩暴扬”国恶”。拓跋焘大怒,于同年六月杀崔浩,并将清河崔氏与崔浩同宗者及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铆氏族灭,参与《国书》著录钞写的秘书郎吏以下亦全部处死。
相关参考
文字之狱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统治者曾屡兴文字之狱,以钳制士子思想,巩固其统治。康熙二年(1663年),浙江湖州富商庄廷请人增编《明书》,如实地写了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历史,如建州卫同明朝的关系等
胡蓝之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纵观历代开国之君,在功业未就之前,大抵能与部属推心置腹,亲密相处;一旦夺取天下,登上皇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不但听不进忠谏之言,而且还怕别人篡夺皇位。因此,诛杀功臣的事
三王之狱贵由死后汗位虚悬时,贵由和海迷失所生长子忽察,也欲争夺汗位,其弟脑忽也支持哥哥力争。现在汗位已属蒙哥,自然不甘心。海迷失派遣的代表巴剌,把拔都所召集宗王会议拥立蒙哥为汗的情况回禀海迷失,海迷失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义王”。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义王”。
天下
编者的话“知诗书通掌故”始终是中华文人、学子引以自豪的事情熟知掌故的多少几乎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掌故是有关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与传说。通俗地讲掌故是历代传诵不朽的有关名人、名事、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宗教反明,被判处山丹卫充军。自山丹卫逃出,改名为李午,被发现,再次发往山丹卫。后来又逃到陕西洛川,传习白莲教,“远近争附,随其贫富,有献至千金者,破产也所甘心,或子女,或器物,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