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插手“南北榜案”

Posted 明朝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插手“南北榜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插手“南北榜案”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插手“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是发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丁丑科”会试后的一件大事,一桩奇事,一则丑事。说它大,是因为一次北方落第举子的骚乱,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南北方人对抗的政治运动,朱元璋亲自出马才搞定;说它奇,是因为此科出现了两榜,初榜公布的五十二人全是南方人,而次榜六十一人则是清一色的北方人;说它丑,是因为朱元璋再次施展残酷手段,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制造了二十余名考官被凌迟处死的血腥惨案。

  按理说,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礼部的事情,可身居皇位、日理万机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不顾身份、兴师动众、大动肝火、屠杀考官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一者,朱元璋从大局出发,通过此举收伏北方士子之心。二者,考官们没有领会皇帝的意图,引起了朱元璋对他们的猜忌。三者,朱元璋借机铲除反对势力,实行文化专制。

  明初,北方士子受到战乱的影响,一直观望徘徊,迟迟不愿依附明朝,用科举制度收伏北方士子之心是当务之急。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若仅以文章的好坏录取士子,势必造成地区间极大的差异,一些落后地区的士子永无出头之日,会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及政局的稳定。作为皇帝,朱元璋把握的是全局,考虑的是稳定,只有采取人为平衡的办法,才能平息北方知识分子的不平,安抚北方举子之心。

  朱元璋的这一思路是清晰的,是正确的,是明智的,但偏偏众人都不买他的帐。他先是要求主考官刘三吾搞搞平衡,增加入围名额,选几个北方举子上榜,结果遭到了刘三吾的一口拒绝。接着,他命侍读张信等人主持考卷复审,希望能选上几个有才华的北方人,但让朱元璋大跌眼镜的是,复审结果与初审结果完全一致,北方人照样再次全体名落孙山。张信等人不能体会朱元璋的用心,我行我素,使皇帝很受伤,很窝火,很没面子,朱元璋这才决定亲自出马,亲自主持试卷第三次审阅。

  不论是刘三吾还是张信,都是严格按照朝廷科举考试的规定,以文章的优劣选拔人才,但朱元璋却认为张信和刘三吾串通欺君,交由刑部严肃查清。刑部没有过硬的证据,只好以他们“为胡惟庸鸣冤,反叛朝廷”的罪名交差,于是刘三吾、张信等人转眼变成了八竿子抡不着的“蓝玉余党”。朱元璋明知罪名无中生有,仍将张信、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刘三吾年老免死,发往边疆充军。就连南榜的第一名宋琮、第二名陈安也因涉嫌行贿,一个被充军发配,一个被处死。至此,这一举国公案才彻底了结。

 

  “南北榜案”,发生于洪武朝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文字狱刚刚结束之后不久,是朱元璋采取极端措施,打击廷臣的反对势力,实行文化专制和高压政治的继续。这一案件,既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朱元璋是草莽皇帝,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对他来说,插手“南北榜案”,用几十个人的脑袋换取北方人心,换取政局稳定,换取天下太平,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况且他杀的那些人都是些自以为是、目光短浅、迂腐顽固、没有共同语言的南方考官,这更能换取北方士子对他的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此次事件,倒开了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扑朔迷离的明朝南北榜科举案

明朝洪武年间,在南京的科举考场上发生一起大案,史称“南北榜案”。这起案件,案中有案,悬念迭生,扑朔迷离,最后,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定案,使此案才落下帷幕。录取的都是南方人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

明朝历史 朱元璋南北榜案是怎么一回事

明洪武三十年(1397)春闱会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发榜所录进士宋琮等52人,竟全是南方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春闱会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发榜所录进士宋琮等52人,竟

明朝历史 南北榜案是冤案吗

据史料,洪武三十年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纪善、白信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十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遭到严惩

明朝历史 明朝南北榜案历史评价

明洪武三十年三月五日,会试发榜。榜上有名者共52人,均为江南考生,是为南榜(春榜)。北方举子开始议论纷纷。三月殿试又取福建闽县陈某为状元,北方举子大哗,认为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是南方人,因此袒护南方人

揭秘明朝朱元璋为何要杀了嫡公主安庆公主?

安庆公主,是明朝的嫡公主。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母亲是马氏孝慈高皇后。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十六个女儿,这十六个女儿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胡惟庸

《明史》将胡惟庸列为明朝的头号奸臣,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他还不解气发《昭示奸党录》把胡惟庸一同党羽全部都写进去,朱元璋是想让他们遗臭万年,杀人诛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胡惟庸的能力,胡惟庸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才干

朱元璋为何要杀死蓝玉?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

从南北榜案看中国科举制度录取规则的变化

明初的南北榜案,是中国在科举史上著名的一起冤案。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会试取宋琮等51人,北方士人全部落榜。这引起了北方士人的不满,认为主考官刘三吾「”南人私其乡”。最终刘三吾、白信蹈、张信、陈

朱元璋为何要杀死蓝玉?

...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凉国公蓝玉图谋不轨,被杀。其实蓝玉之死早就有征兆了,当初宰相胡惟庸造反,就有人供出蓝玉和胡惟庸有密谋,不过...

明朝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如此怨恨文人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如此怨恨文人?朱元璋从小父母双亡,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被舅舅撵出门后,为了活命,他被家人送到了庙里做和尚,但庙里养不起他,他只好以化缘的名义四处流浪要饭。一日,朱元璋来到旧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