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易经杂说3《河图》与《洛书》
Posted 文化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易经杂说3《河图》与《洛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易经杂说3《河图》与《洛书》
易经杂说3《河图》与《洛书》
《河图》与《洛书》的文化根源
后面的两个画着圈圈点点的图,叫《河图》、《洛书》,它们就是麻将、象棋、围棋的祖师爷。麻将与象棋、围棋虽属小道,却都与这两个图有关系。
《河图》、《洛书》是属于中国学术思想神话部分的东西。旧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工程方面发生很多困难,结果在黄河上游,从河中出来一匹马,古人将之神化称它为龙马。这龙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图案上就是这些个圈圈点点,没有别的,因此这个图案就名叫《河图》,因为这个图案,产生了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观念。但古代的神话,和一般学说的说法两样,神话中说,大禹得了这个《河图》,就能骗使鬼神,把中国的水患治平了。稍后在洛水里出来一个乌龟,这乌龟的背上,有另一个由圈圈点点形成的图案,这个图案,名叫《洛书》。这两种图案合起来,就产生了中国数理的哲学和工程上应用的学说。这是我们传统的说法,后世一直到了唐宋以后,在学说上一般学者都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采取怀疑的态度。到了现代更加反古了,认为这两图毫无意义,可能是假托的神话。现代学者这种“毫无意义的认定”又有什么根据?亦说不出来,只是不相信这一套说法而已。
依我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候,是没有统一的。那时不但语言没有统一、文字没有统一、交通没有统一、经济没有统一,乃至各个地区的社会形态亦不统一。周朝的政府所谓的中央天子之治,分封诸侯,地方分治,并不统一。从秦汉以后统一的局面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研究历史,常以后代政治形态、社会形态看古人,这是很大的偏差。由于那时代没有统一,从孔子所保留的四书五经文化看起来,唐虞以上的历史,文字资料太难整理,所以有可靠文字为依据的时候,断自唐尧开始,整理出了《尚书》,根据这些资料,就了解尧、舜、禹三代文化区域不同。那时在黄河上游的北部,更早时期的黄帝,如有名的涿鹿之战,就是在河北的北部。那时的文化是在北方的,后来到了周朝的文化,差不多到了黄河以南,中国的文化是由北向南移,大的一面是由西北到东南,另外小的一面是由北到南,如江南的文化,是从晋朝以后才慢慢由北方推移过来。到了南宋的时代,江南文化便大盛。不但是中国,外国的文化也是一样,都是由北方起源,慢慢推移演变到南方来。中外历史上真能统治一代就兴盛起来的统治者,都是起于北方,而且很少出于都市,大多都来自乡间,这些对于研究哲学问题关系很大。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最初是由黄河上游发展出来,显见《河图》、《洛书》这两个文化系统,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一个是在北方黄河的上游,一个是在南方,在黄河的南岸洛阳这一带。
从天文星象看《河图》
研究这两个图有什么意义?反对一派人的看法,认为这和小孩子画画的东西一样,是毫无道理的。可是,如果说它是毫无道理骗人的东西,可骗了几千年,而且都是第一流人物受骗,那么这种很高明的骗术亦值得研究了。现在我来假定,这是过去非常简化的天文图,那么它究竟指的是哪几个星座?我们知道天文分几种,现在分得更严格,譬如星象学,是属于天文的学问。星象又分两种,一种是讲天文的星座,另一种我定名为抽象的星象学。古今中外如埃及、印度、中国,尤其在大西洋一带的文化,乃至现在新发现南美一带所谓落后地区的星座文化,都属于抽象的星象学。抽象的星象学,是把天文的星象与人体的关系,连在一起研究,发展成看相、算命等等,都属于星象学——抽象的星象,所以过去的历史文化上,对看相算命的人,都称他们为“星象家”。这就说明看相算命的原理,必须要从星象来的。现在美国有一门星象学,也是新兴的学术,有七八个大学开了算命看相的课,正式研究全世界各国的看相算命方法,现在虽还没有构成学位的系统,但已网罗了各国懂这一套的人开始任教。那么我们提出来的《河图》、《洛书》,就是我们古代简化的、归纳性的星象图,这是我的假设。如果从这个方向去发掘,当可发掘出很多的道理,在我们《易经》的象数方面,把这一套归纳出来,说法可不同了,是非常玄妙的,可是这些玄妙的方法产生了很多东西。譬如《河图》下面的一个白点,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对方(上面)“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左边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右边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在中央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以前我们只知道如此背诵,到底什么道理则不知道。事实上研究哲学或者研究科学,问题大了。
举一个例子,全世界的文化,除了宗教以外,讲宇宙的开始,不外乎一派是唯心的,一派是唯物的。唯物思想认为地球的形成,宇宙的开始,第一个原素是水。后来的地质学家,完全站在科学物理的立场,认为地球的形成,最初在太空中如一团泥浆旋转,经过几百亿万年的不断旋转以后,渐渐凝结起来了,成为地球。在中国的哲学中、科学中,《易经》里则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同样的道理,水是第一个原素,等到形成了地球以后,所谓地六成之,这是中国思想。在春秋以前,讲究时间与空间,这又与西方不同,当时西方讲四方,印度讲十方为空间的方位。中国人在春秋以前讲六合,由庄子提出来,讲六合空间,包括东南西北四方和上下,了解了这些以后,就知道《河图》、《洛书》,不是随便乱说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并不是迷信的话,而是说宇宙形成的第一个原素是水,构成了地球以后,再有四方上下六合来形成,但这是从推论来的,还不是科学的。讲到中国的科学,多在过去道家的传统思想里,大家都知道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以后,世界的科学有一个转变,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以后,对于牛顿的定理又要推翻或修正,又产生了现代的文化,所以人可以到太空去,但牛顿的地心吸力的定理还存在。其实每一个星球的本身,都有它的吸力,所以各不相干,都在那里转,但问题在于太空中有这么许多星球,为什么不会相撞呢?舞台上表演特技,抛掷许多球不会碰撞,是因为时间、速度控制得好,位置摆得好,用力适当得好,可是太空的星球有谁在抛掷它们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没有找到,全世界人类正在找,我们把这些资料汇集起来,再研究《河图》、《洛书》,就知道它们本身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图案下面两点是偶数,黑点表示是阴性的,阴的东西是构成物质以后,阳的是在没有构成物质以前,等于现代科学名词中的“能”,有作用,但是看不见的,以哲学而言能是抽象的,在这里的代号就是白点,是奇数的。地二生火,古代亦可解释为地下有火,所以有火山爆发,由地下生出火来,因此叫作“地二生火”,这种解释似是而非,是前一个时期的知识范围所能作的解释。事实上“地二生火”是说地球形成以后,它的转动摩擦,发生了电能,然后“天七成之”,这个是因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北斗七星,所谓大熊星座有连带关系。我们中国讲天文地理,离不开北斗七星,古人认为这是皇帝的星座。我们不必看得那么神秘,这有另外一套道理,同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科学、天文,样样都有关联。
相关参考
根据对客观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北宋之前虽有《河图》《洛书》之名,然而内容确实与北宋之后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汉人所知的《河图》与宋人所说的《河图》是两码事,至于宋人说《河图》是《八卦》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跟小编一起来探索几个历史之谜吧!第一个不解之谜:河图、洛书出自何人?河图、洛书,河图是用十个黑白圆点来表示阴阳五行四象的,其图为四方形。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洛书上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书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书是《易经》,这本出自洛水的书又称河图洛书。《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
河图洛书点线“易”“易”,是“点和线”如何“变易”的中国远古数理信息文明。据说,八卦是伏羲发明的。《史记·五帝本纪》称伏羲、神农和黄帝为三皇,伏羲是三皇之首,是中华第一帝。公元七千年前,中国还处于母系
中华文明历史上最神秘的三幅图画:八卦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河图洛书这或者是当今世界整个人类文明最神秘的三幅图画,历史最悠久,著作者不详。图画最简单,研究者最多,研究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丰富,研究潜力
一、河洛图,又叫“河图洛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传说。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之后大禹治水,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使得大禹终于战
一、河洛图,又叫“河图洛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传说。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之后大禹治水,河伯献河图,宓妃献洛书,使得大禹终于战
郭璞字景纯,魏晋时代山西闻喜县人,他是学道的天才,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卜筮、观相风水无所不能。郭璞的诗词也属上乘,备受王公贵族的推崇。司马睿南渡之后,丞相王导对郭璞十分看重。而王导也时常用郭璞算出
导读:美人、美酒、美月是「”诗仙”李白笔下最动人的三件事,写月的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写酒的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写美人的有「”云
安乐先生邵雍邵雍是范阳人,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少随父徙卫州共城,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晚年居于洛阳,反对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