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年过70可享受“处级”待遇

Posted 汉朝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年过70可享受“处级”待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年过70可享受“处级”待遇

 汉朝老人待遇最好 年过70可享受“处级”待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国汉代,养老敬老制度非常完善,老年人拥有法定待遇。只要年过七十、无人品问题的老者,在“政治”上享受处级待遇,持王杖进入官府不必趋俯,可以与当地的官员平起平坐。虐待老人者,在汉代会被“弃市”处死。

  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

  皇帝颁发“养老诏令”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

  汉高祖诏曰,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

  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降到了七十岁。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

  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从这个记载来看,汉代的养老敬老,不仅务实,而且还有良好的健康祝愿。

  据1959年在甘肃武威县咀磨子18号汉墓内出土的一根鸠杖杖端系着的王杖诏书木简,以及1981年在同一地点汉墓中出土的一份西汉王杖诏书令册木简记载,汉朝的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要诏告天下。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汉诏书中明确写道:“高年赐王杖(即前文中的玉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当时的“六百石”官职为卫工令、郡丞、小县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

  老人可走皇帝的“驰道”

  汉代老人的“政治”待遇还体现在可以“行驰道旁道”。驰道是专为天子驰走车马的,绝对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许。可见汉代老人是何等特殊!

  诏书还明确规定,各级官府严禁对高龄老人擅自征召、系拘,也不准辱骂、殴打,违者“应论弃市”。

  其中记载了汝南地区云阳白水亭长张熬殴辱了受王杖者,还拉他去修道路。这件事影响很大,太守判决不了,廷尉(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长)也难断决,只好奏请皇帝定夺。

  皇帝说:“对照诏书,就该弃市。”张熬被判处死刑。今天看来不可思议。

 

  也许是受汉代的影响,后来各朝各代对老人的待遇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是金玉良言。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享受万人跪拜待遇

(指点江山谈“儒释道”第四十三期)要说起中国文化那就一定有一个绕不开的元素,就是道家思想。而沿着道家思想这个脉络向下深挖,就能够找到我们国家本土的宗教――道教,作为道教的发源地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道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老人政治”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历史秘闻 握兵权不争位年过70还被乾隆重用

「康熙盛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也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8岁就即位的康熙帝,少年时期开始亲政,回顾康熙的一生,其晚年因为儿子众多,出现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又称「九龙夺嫡」。各皇子因为才能

历史秘闻 握兵权不争位年过70还被乾隆重用

「康熙盛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也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8岁就即位的康熙帝,少年时期开始亲政,回顾康熙的一生,其晚年因为儿子众多,出现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又称「九龙夺嫡」。各皇子因为才能

宋朝历史 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

历史秘闻 差距太明显,儿子享受总统待遇

“东北王”张作霖的墓地位于辽宁石山镇南驿马坊村的果树林中,墓园四周已是杂草丛生,64米长的青砖甬道直通坟前。早些年坟冢因为年久失修,墓上的砖块掉落了很多。早些年坟冢因为年久失修,墓上的砖块掉落了很多。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

仅四个皇帝享受大婚待遇在清代,从顺治一直到宣统。十个皇帝里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这四个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里举行,叫“大婚典礼”。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也举行过婚礼,但那时已是民国了。上面说的四个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妓女享受公务员的待遇

中国历史上的妓女是由宫妓、营妓、官妓、家妓和民妓组成。在这五类妓女中,前三类是国营妓女,按照现在的话说,是体制内的,她们地位卑贱,生活却相当优裕,编入国家正式编制,由国家财政供养。官员和妓女,本来是社

历史人物 生前死后享受嫔妃待遇受人尊敬。

了解清史的朋友,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小侍女。苏麻喇姑一个小小的清廷侍女,不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享有嫔位妃子以上的殊荣,而且深受世人尊敬。>苏麻喇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蒙古牧民家中,后来成为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

历史人物 乾隆唯一的嫡公主,死后享受尊贵待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固伦和敬公主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孝贤皇后与继后那拉氏先后给乾隆生下了三个女儿,分别为皇长女、皇三女与皇五女,其中皇长女与皇五女早年夭折,只有皇三女活了下来,由此皇三女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