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大文豪苏轼与北宋乌台诗案

Posted 文字狱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大文豪苏轼与北宋乌台诗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大文豪苏轼与北宋乌台诗案

   宋神宗时的文字狱:北宋御史台院内,柏树苍苍,常有乌鸦在此栖居。一代文豪苏东坡被囚此地103天,几乎陷于被砍头之绝境。著名的“乌台诗案”就发生于此。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因对王安石新法持反对态度,43岁的苏轼由徐州贬调湖州。临行,作《湖州谢上表》,在略叙自己为官毫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后,又夹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本是例行公事之为,新党人士却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明明是苏轼讽刺他们,反被他们偷梁换柱,以小人陷害他人之一贯技俩,借此加罪于苏轼。  监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更从他的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罗织罪名。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说这是在讥讽皇帝没有能力教导、监督臣属;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民间买卖私盐”之新规。  时任副相的王圭,指出苏轼歌咏桧树的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是在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新党借此指控苏轼“大逆不道”,非要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苏轼在狱中的日子可谓凄惨至极,惶惶不可终日。审讯者常常通宵达旦对其辱骂、恫吓,从其泛泛的诗文中摘取大量字句,要其承认愚弄朝廷、毁谤国事。在巨大精神压力下,苏轼不得不作了数万字的交代材料。  一件小事的发生曾使狱中的苏轼大受惊吓。湖州被捕时,苏轼曾与儿子密约,送饭时只送蔬菜和肉,非有坏消息不能送鱼。因儿子苏迈离京去别处筹钱,把送饭之事暂交与朋友,匆忙中却忘了告诉朋友父子之间的约定。巧的是这位朋友恰好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大惊失色,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惶惶不安中在《狱中寄子由》里写下了“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等诗句;又给弟弟苏辙写了“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的诀别诗。狱吏照例按规定将诗篇呈交神宗皇帝。神宗读到这两首诗,深受感触之余,也不禁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特别是已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亦不计前嫌,上书劝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 (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其实神宗内心里也没有杀苏轼的意思,只是想杀杀他的锐气,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县级武装部副部长之职)。  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中国这位光照千古,集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艺术天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苏轼出狱当天,便有些得意忘形,信笔写下了“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的诗句。“少年鸡”指的是贾昌。贾昌年老时告诉属下,说他在少年时曾因斗鸡而获得唐天子的宠爱,得以任宫廷弄臣和伶人,享尽荣华富贵。如此之说,要是由御史台的人检查起来,苏轼又要犯“对帝王大不敬”之罪了。

相关参考

宋朝著名的“乌台诗案”,一代文宗苏轼差点身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苏轼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在这一年,宋朝爆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案发前夕,暗流涌动。“乌台诗案”发生以前,没有人会想过苏轼有一天会沦为“鸡犬”

宋朝 宋代·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神宗元丰三年(1080),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弹劾苏轼谤讪朝政,作诗讥讽神宗实行新法。列举苏轼所写之诗20余首,如以《秋日牡丹》中“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为讥讽执政,以“化工”

苏轼的老婆是谁?苏轼与乌台诗案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诗词书画及散文成就都极高。苏轼是谁,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么一位大才子的妻子又是何等佳人,想来大家都不了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历史人物 什么是乌台诗案 北宋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

  乌台诗案简介: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

历史人物 沈括梦溪笔谈_沈括与苏轼_沈括简介_沈括与乌台诗案_沈括与达芬奇

本名:沈括字号: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杭州钱塘县出生时间:公元1031年去世时间:公元1095年主要作品:《梦溪笔谈》《良方》主要成就:地方治绩、自然科学沈括——北宋

历史秘闻 舒��与乌台诗案 他为什么要上告苏轼

  舒是南宋时期著名大臣,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人士。相当于新党中的领袖王安石、章这类人,舒在后世的声名并不响亮。而最能让后世人听见舒这个名字的,还不是新法,而是大文人苏轼。  苏轼是旧党人士,与所

舒��与乌台诗案 他为什么要上告苏轼

  舒是南宋时期著名大臣,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人士。相当于新党中的领袖王安石、章这类人,舒在后世的声名并不响亮。而最能让后世人听见舒这个名字的,还不是新法,而是大文人苏轼。  苏轼是旧党人士,与所

历史人物 舒与乌台诗案 他为什么要上告苏轼

  舒是南宋时期著名大臣,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人士。相当于新党中的领袖王安石、章这类人,舒在后世的声名并不响亮。而最能让后世人听见舒这个名字的,还不是新法,而是大文人苏轼。  苏轼是旧党人士,与所

乌台诗案以后,苏轼的心境经历了什么变化

“乌台诗案”毁掉了苏轼的仕途,但却成就了一个苏东坡。入狱一百零三日今后,苏轼仿若历经一梦,从绝望叹伤“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一度盼望“致君尧舜”的苏轼陷入无尽的痛恨和落寞之中。承蒙当朝士医

舒亶与乌台诗案 他为什么要上告苏轼?舒亶代表诗词

  舒亶是南宋时期著名大臣,也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人士。相当于新党中的领袖王安石、章惇这类人,舒亶在后世的声名并不响亮。而最能让后世人听见舒亶这个名字的,还不是新法,而是大文人苏轼。  苏轼是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