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Posted 郑和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初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相关参考

初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

初中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

盛极一时的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在朱棣死后停了一段时间

明仁宗朱高炽也的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活动,,但是为什么朱高炽要反对郑和下西洋呢?我们先说说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关于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说法很多,但是一般有以下三个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寻找建文帝不过这种说法并

明朝历史 郑和下西洋路线

郑和出生于1371年,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郑和就成了这一时期出色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因为得到了明成祖的信赖,郑和被任命下西洋,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3年,历时2

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目的不纯,却成就了后世美名

郑和是明成祖朱棣时期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七次下西洋不仅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将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什么会海禁 这一禁就是两百年的时间

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为什么会海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想要长生不老。这时候的秦始皇让徐福前往海上寻找长生不老

中国历史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1405-1985)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了郑和下西洋时到达占城等国受到当地人民欢迎的场面。第1枚是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

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的意义:(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的意义何在?>  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

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的意义:(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的意义何在?>  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

明朝历史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古代科学航海的典范  郑和“舟师”七次远航西洋,遍访了亚非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艰苦的远洋航程中,“云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