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Posted

篇首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一、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中记载的人口数据有:秦朝2000万,西汉末近6000万,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清朝前期3。6亿,清朝晚期4亿,建国初5亿多……这组人口数据说明,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二、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三、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寻求气候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生存。中国历史人口起源于两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人口密度高于西北人口密度,这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

  2。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影响人口的变化。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亩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我们虽然不能将人口变迁完全归因于粮食的多少和农业生产的兴衰,但农业发展和粮食丰收肯定有利于人口增殖。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也与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的广泛种植有密切关系。

  3。社会环境与人口的变化休戚相关。

  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上战争对人口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造成人口死亡和人口总量的减少。三国时期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就充分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人口的摧残。二是直接造成人口生存环境的破坏。翻开史书,屡有“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人相食啖”的记载。三是造成在籍人口下降。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迁徙。迁徙人口脱离原籍,使国家在籍人口减少。反之,社会安定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增殖人口。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战争与和平环境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就政策而言,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是最重要的。只要政府将农民与土地结合,轻徭薄赋,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就有利于人口增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摊丁入亩的实施,对人口增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有饥俄而死,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前面所讲人口波浪型变化,又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变化对人口兴衰的影响。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人口登记和调查制度。人口统计制度经历了历代的发展,不断完善,也成为影响历史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的人口统计或残缺不全,或有可能失真,但它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人口资料,成为我们了解中国人口历史变迁概貌的重要依据。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  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

高中历史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  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

高中历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高中历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高中历史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文/博华  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中国辽阔的疆域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的历史发展

高中历史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文/博华  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中国辽阔的疆域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之间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的历史发展

高中历史 南北朝以前江南地区的变迁

 南北朝以前江南地区的变迁  三国以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课本中未有“江南地区”一词,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江南地区&rdquo

高中历史 南北朝以前江南地区的变迁

 南北朝以前江南地区的变迁  三国以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课本中未有“江南地区”一词,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江南地区&rdquo

由商周千万到清末4亿

中国大百科全书统计了汉到清人口变迁中国的人口总数由商周时期的千万左右发展到清末的4亿,其过程并非等量增长,中间经历了几次反复和爬升,重要的梯级有1000万、5000万、1亿等。造成人口梯级性增长的原因

浅谈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护军制”的变迁及其发展

「”护军”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极其常见的职位,在南北朝时期的军队当中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出现于秦朝时期,「”汉承秦制”,所以这个职官被汉朝统治者保留了下来。东汉末年,曹操从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之中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