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占尽优势资源却无法一统天下,缺少哪一点

Posted 司马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占尽优势资源却无法一统天下,缺少哪一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魏占尽优势资源却无法一统天下,缺少哪一点

2、黄巢入驻长安,皇帝逃奔四川,占尽优势而失败只因这4点原因

曹魏占尽优势资源却无法一统天下,缺少哪一点

之前写了一篇石亭之战对曹魏政治格局影响的文章: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丧失了军权,从而让司马懿更快崛起?有位读者留言:司马懿深通兵略,又是著名士族,连曹操都忌惮!后来带兵培养众多人才将领,为日后的司马兄弟铺平了政治、军事上的道路,又怎么推到寿命上去呢?

首先感谢读者,其次我说明一下,这里说的寿命,是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认为曹魏未能与汉唐宋明一样最终成为百年强盛王朝,很大程度上与曹操以后的最高掌权者及诸夏侯曹过早离世有关。

读者的这个批评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不是由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随心所欲创造的,无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形成一个总的结果,这才是历史,几个历史人物寿命的长短与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之间显然只能算是一种偶然,不能改变已有的结局。不过反过来想,假如——只是假如,几位关键人物的寿命真的可以延长一些的话,对历史进程真的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吗?

这里说的关键人物主要是曹丕和曹睿,他们是父子俩,父亲活了40岁,儿子只活了35岁,尽管当时的平均寿命不高,但这个年龄比英年早逝还要早,跟曹操的66岁更没法比。做个假设,假如曹丕和曹睿也都活到了66岁,会是怎么的局面呢?曹丕生于187年,66岁时是253年,72岁的司马懿已经死2年了;曹睿生于204年,66岁时是270年,司马师、司马昭都已经不在了。

曹魏中道式微,曹睿的接班人曹芳和他的辅政大臣曹爽受到的批评最多,当然他们负有重大责任,尤其是曹爽。然而,在生命的赛道上不仅要跑得精彩,还要跑出耐力,半途倒下的选手不是好选手,更何况这是一场接力赛,一个接力棒,父传到子、子再传到孙,一棒没跑好就会影响下一棒,如果前面有两棒选手都出现了意外,还怎么跑?

历史是复杂的,简单的类比不仅失于简单,而且容易片面,比如你即使跑赢了司马,也许会再出来个欧阳;你打败了张三,也许背后杀出来的是李四,曹魏气数已尽,几个偶然因素即使可以重新来过,也不会改变既定的轨迹,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曹魏的失败或者说未成功是不是气数已尽呢?如果从魏文帝黄初至魏明帝正始年间的天下格局和政治形势去看的话,不仅不是,而且相反。

先说地盘。

东汉有13个州,重要的州基本上都在北方,汉桓帝时做过一次人口普查,这个时间点距三国最近,有各州、郡的人口数、户数,如果用这些数字做一张人口密度图,就会发现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基本都集中在黄河流域,关中、河洛、河北和徐兖等地是人口密集区,而整个江南人口都很稀少。

东汉主要经济带也与此对应,集中在北方地区。江南地盘很大,但只有扬州、荆州、益州外加一个尚未开发的交州,扬州属魏、吴分治,荆州先为魏、蜀、吴分治,后为魏、吴分治,蜀只占一益州。从总的格局看,13个州曹魏占了9个还多,囊括了当时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和经济带,蜀只有占了一个州,吴占了两个多一些。这种格局尽管在局部有此涨彼消的情况,但终曹丕、曹睿两代,大体如此。

再说人口。

根据汉桓帝时的那场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总人口数为5648.7万人,随后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混战,战乱、疾病、逃亡、屠城,非自然原因的死亡使人口数量税减。减到什么程度?由于这段时间不可能组织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没有权威的数字,所以有争论。

一般常引用的几个数字是:蜀降魏时(263年),蜀尚书郎李虎呈上的民簿显示,蜀有28万户,人口94万,其中带甲将士10.2万,官吏4万;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称,魏景元四年(263年),魏蜀通计有94.3万户,人口537.3万,如果减去蜀国数字,魏有66.3万户,人口443.万;吴降晋时(280年),孙皓呈上图籍显示,吴有52.3万户,官吏3.2万,兵23万,人口230万。上面这组数字有被低估的可能,主要是蜀和魏,汉桓帝时益州有人口700多万,蜀国再弱也不会降到不足百万。还有魏国,经济有一定恢复,很多州已多年没有大的战事,人口被低估了。但仅就这些数字来说,魏国人口也比蜀、吴的人口总和多。人口对应的是军队数量,魏的军队数量自然比蜀、吴之和多。

再说内政。

(新三国剧照)

曹丕不是政治强人,军事才能也一般,但还算不上是昏君,他很聪明,不仅文章和诗写得好,政治上也有一些手腕,有父亲打下的基础,禅代后对政局保持着绝对的控制力,在位期间内部鲜有公开反对者,这一点甚至强过其父。北部、西北部各族纷纷来朝,除辽东未定外已无后顾之忧。至于曹睿,虽然早年较少露面,有些神秘,但其人天资绝顶,更不是一个庸人,裴松之称他为一时明主,可能有些夸张,但大致不错。曹睿在位时也没有人敢跳出来向皇权发起挑战,司马懿虽然势力不断增长,但也都在曹睿控制之下,曹睿一纸诏书司马懿就得离开经营多年的荆州去关中,如果假以时日,曹睿在军中培养起自己的嫡系,司马懿恐怕只得淡出军界。

所以,终其魏文帝、魏明帝两代,曹魏的气数都很足,不存在江河日下的窘境,也看不出来被潜在对手超越的迹象。但在另一方面,这种局面又与他们二人在皇帝位上有关,他们对政局人的控制力都无人可以替代,由于他们都出人意料地早逝,对曹魏政权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曹操有25个儿子,到了曹丕只有曹睿这一个儿子,而曹睿竟然没有儿子!人丁不旺造成了曹魏事业后继乏人,虽然曹睿之后可以另找他人代理,但正统性和号召力已大打折扣,新人上位后,对权力基本丧失了把控能力,政局陷入辅政大臣恶斗的被动局面,高平陵政变时曹魏一派在斗争中彻底失利,曹魏政权也就名存实亡了。

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政治资本和江山社稷的基础,锻炼出一身好肌肉不仅可以扛揍,更能把对手耗死在跑道上。

黄巢入驻长安,皇帝逃奔四川,占尽优势而失败只因这4点原因

背景 唐代「 ”安史之乱”后,朝政日益腐败,在之后的一百年里,虽有「 ”元和中兴”的昙花一现,但终究架不住「 ”牛李党争”与「 ”宦官乱政”的摧毁。至此以后,中央政权逐渐旁落他人。 唐朝终究没能实现往昔的盛况,在内,有藩镇割据、宦官作乱;在外,有吐蕃、契丹骚扰边境。以致国家日益腐败,加之苛捐杂税骤起,全国百姓苦不堪言,唐朝终于显现出下世的光景来。 一场旱灾点燃了「 ”灭唐”的导火索,公元875年,关东发生大旱。彼时,政府不但不全力救灾,反而强行征收赋税,强制徭役,致使广大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揭竿而起,加入起义军,吹响了反抗唐朝腐朽统治的号角。其中就有这么一位起义军首领——黄巢。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从小善于骑射,虽无笔墨,但却头脑灵活,颇有诗赋之才。成年之后,科举之路屡试不第,然而为人豪爽,比如落第之后的他,还写下了慷慨激昂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其侠义于乡里,唐末起义爆发之时,百姓们纷纷自动投向了黄巢,这样一来,他自然成为了一方领袖,不过此时的他正伺机而动。 公元875年,机遇终于来临,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乱,明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与侄儿黄揆等起兵,响应王仙芝,又明年,王仙芝于荆南被招讨使曾元裕杀死。 农民起义 而黄巢收其余众,此后,他的起义军从宣州(今安徽省池州市附近),途经湖、湘、江、浙,继而打下广陵,然后渡过淮水,攻陷洛阳,之后西行攻破潼关,杀向长安,最终,迫使当时的皇帝唐僖宗退守四川。进驻长安后,还自称为皇帝,一扫之前落第的阴霾。 可前期取得巨大优势的黄巢,却没能守住「 ”江山”,最终落得个「 ”身败名裂”的下场。前后反差为何如此之大?我认为理由有四。 一、纵容手下,管教不严 原本黄巢前期之所以能够一鼓作气,攻入长安。就是因为百姓不满唐朝的残暴统治,才斩木为旗,跟随黄巢等起义军揭竿而起,这时候百姓与他同仇敌忾,战斗力爆棚。 于是乎,在黄巢的带领下,起义军一鼓作气,于公元881年,进驻长安。进入长安后,黄巢军队秋毫无犯,并散发钱财给穷人,因而百姓都很满意这位起义军首领。之后他建立起大齐政权,为了笼络士人之心,且又不至于让大权旁落贵族,因此他只录用四品以下的官员,说明黄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草莽之人。 繁华的长安城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由于起义军鱼目混杂,且混有盗贼,如今又到了长安这种温柔富贵乡,长时间之后,他们开始肆意妄为骄奢淫逸了起来,但这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其部下开始以杀人为乐,而黄巢竟然还不加以制止。《资治通鉴》记载: 巢馆于田令孜第,其徒为盗久,不胜富,见贫者,往往施与之。居数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杀人满街,巢不能禁。 二、残暴不仁,失去民心 其部下杀人,好像带动了黄巢内心邪恶的一面,于是他也开始学习杀人,首当其冲的就是,遗留在长安的原宗室贵族。杀人的同时,不但「 ”越货”所有贵族的财物,而且连平民也不放过,搞得长安鸡犬不留,民不聊生。《资治通鉴》记载: 庚寅,黄巢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类。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882年,唐军开始反攻长安,由于不堪黄巢及其手下的暴虐统治,长安百姓开始倒戈相向帮助唐军。而黄巢不但打赢了唐军,而且还其元气大伤,此时他非但没有下令追击唐军,反而纵容手下开始屠城。至此之后,不但长安百姓反对他,而且全国军民都开始反对他。 兵荒马乱,全体讨伐黄巢 此情此景,犹如昨日再现,原本百姓跟随他反唐,是因为唐朝不得人心;百姓跟随唐反他,也是因为他也不得人心而已,这不正好体现了「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吗? 三、胸无韬略,错失良机 原本到这里,黄巢还是占据两条优势: 其一,唐军人心涣散: 唐军攻打长安,战线拉得太长,而入城之后的唐军也是不成气候,竟也对长安城大肆劫掠,以致乱不成军,而黄巢只是将其击败,赶出城去,却不乘胜追击,坐失大好良机。而此时出逃的唐军必定军心涣散,溃不成军,如果黄巢率领军队乘胜追击,一定能够全歼唐军。 其二,唐军人心不齐: 再加之唐僖宗逃到四川后,在内的藩镇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如李克用父子一开始,也想趁乱抢个地盘,结果失败后就北逃至鞑靼。同时,中原大乱之际,周边地区也正虎视眈眈。而此时的唐军本就战斗力低下,且四方藩镇,也都袖手旁观,内斗不止,所以,此时的唐军可谓是腹背受敌,如果黄巢追击,唐军必败无疑。 本应乘胜追击敌人 总之,此时的黄巢要是乘胜追击逃跑的唐军,再回过头来,清除自己军中的害群之马,然后与民约法三章,休养生息,尚能够扭转乾坤。只可惜,黄巢终究还是一个胸无韬略的「 ”草寇”而已。 四、泯灭良知,总叛亲离 同年九月,即公元882年九月,整顿休养后的唐军卷土从来,全面反攻长安。而黄巢手下大将朱温,见形势不妙,投降唐军。再到十一月,唐军主将李克用带着沙陀、鞑靼的一万多人南下,之后连战皆胜,明年四月,即公元883年四月,就将长安收复。黄巢则逃出潼关。 同年六月左右,黄巢由于军粮补给不足,他居然开始下令以百姓充作军粮,由于太过血腥暴力,以恐不适,我就不加以描述,只得引用《旧唐书.黄巢传》记载: 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众叛亲离,全体歼之 此时的黄巢已经到了泯灭良知,丧心病狂的地步,而事实上他已身处腹背受敌,众叛亲离之际,最终等待他的将是自食恶果,果不其然,报应来了,公元884年,在李克用和朱温的联合绞杀之下,这个恶人竟被自己的二当家尚让,戕杀于西川。据敦煌文书《肃州报告》记载: 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进头。 总的来讲,黄巢终究是个见识粗鄙的草寇,入主长安后,不但不与民休养,减轻赋税、徭役,恢复社会生产,反而纵容自己、纵容手下,以杀人越货为乐,导致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种种反差,正好应验了「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 声明:本文由「 ”简则易知”原创首发,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联删!

相关参考

蜀汉夺取天下的畅想,北灭曹魏,东破孙权,刘备一统天下

公元219年5月,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成功夺取汉中,解除了曹魏对川蜀的威胁,取得了战略优势,随后派遣刘封,孟达攻取东三郡(魏兴、上庸、新城),同年,远在荆州的刘备部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一举歼灭曹仁

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曹操生前布局棋高一着,司马家族无法善终

导语---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曹操生前布局棋高一着,司马家族无法善终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但是最大的英雄应该是曹操了。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书法家。虽然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是一个小

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就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但为什么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这要从根说起。

诸葛亮哪一点上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就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才”而言,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但为什么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这

杨修之死,是因为 ”鸡肋”事件

曹魏建立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争夺魏王位的情况。于是曹植与曹丕开始争夺魏王位,因此两人都有属于各自的阵营。曹丕作为嫡长子,在身份上是占据优势的,其次曹植是曹操非常喜爱的,从这一点来说曹植又占据优势。那

此人勇猛程度媲美吕布,刘备却不敢重用,其死后蜀汉无法统一天下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三国时期,有各路军阀混战,也有无数枭雄并起。在这个波云诡谲的乱世里,无数名将谋士出现,有人得遇明主,一生才学尽数施展,成就后世赫赫威名;也有人生不逢时,虽然能力出众

此国用大半个世纪进攻中国,却无法逾越这个省,终国力耗尽致灭亡

16世纪,明朝中后期,国力下降,这时靠近中国边境的国家蠢蠢欲动,欲要攻占中国,以获得更多的领土和资源。1531年缅人莽应体统一缅甸全境,建立了缅甸东吁王朝,自立为王。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又译东

三国张辽除了勇武外 还有哪一点让曹操另眼相看

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张辽可谓是吕布手下的重要将领,在他身上,有吕布善战的影子,但与吕布不同,张辽身上不仅仅拥有勇武的一面,还有为将之智和为将之略。我想,这与张辽的出身和早年经历颇有渊源。方诗铭先生《三国

汉景帝削藩成功,康熙也成功,为何建文帝占据绝对优势却失败了

削潘这样一个词在古代几乎都是帝王家的无声之痛,说实话古代的时候国家的权力如果不是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或者说某一任皇帝的野心开始增涨之时,所谓的削潘就开始了。而且藩王这种东西一般来说都是自己的父亲或者说

论城濮之战,富有之楚国为何没打败刚经内乱之晋国,成春秋霸主

论春秋五霸,原本占尽优势的楚国为何没有继承齐国的霸业周朝八百年,西东分两头,西头一个周,东头一个周。前周威猛霸气,后周弱弱小受,除了名头好听的天下共主,中原之实权皆无,不过可有可无之吉祥物。(周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