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

Posted 太监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

魏忠贤之死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的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17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崇祯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不把全部心思放在调兵遣将上,居然还有闲心做一件与御敌守城毫不相干的事情?

  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绩,并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对魏忠贤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固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清醒和果决。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未免有党同伐异、残忍歹毒的罪恶一面,但从他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谗言的熊廷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等诸多方面,可以看出他还是心系国家、讲求原则的。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层能力、这种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崇祯即位的时候,海内难民揭竿四起、关外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明朝历史  www.lishixinzhi.com)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当一面。

  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为了整饬内政和平息民愤,更是为了报仇雪恨和独掌大权,借着朝廷文武大臣的“倒魏”怒潮,以迅雷之势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能够不动声色地一举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我标榜的人生得意之作,然而,正是由于过分欣赏自己的才干,过度迷信自己的能力,却让他从自信变得自负,最后变得刚愎自用。

  魏忠贤死后,崇祯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有什么作为?杨鹤对民风剽悍的起义军实行“招安”,袁崇焕与狼子野心的皇太极私下“和谈”,无不表现出东林党人的庸俗、懦弱、酸腐和无能。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噤若寒蝉、如履薄冰的高压态势,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了皇兄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

 

  国难当头,非常时期,个人恩怨和个人私欲是不是应该暂时放一放呢?毕竟,国祚永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硬的道理。在幡然醒悟的同时,也让无力回天的崇祯在精神上彻底崩溃。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全盘否定。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崇祯为何厚葬魏忠贤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

历史人物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崇祯为何厚葬魏忠贤历史名人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话题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拿出来议论。他们各自抓着自己的证据,极力给自己的观点加分,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更多的人认同,然后使自己的观点成为正统。   魏忠贤肯定是做了一些坏事,

明朝历史 崇祯皇帝杀了魏忠贤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

帝王故事 崇祯皇帝自杀前为何还收葬魏忠贤遗骸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  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

帝王故事 崇祯皇帝自杀前为何还收葬魏忠贤遗骸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将死之人,为什么还要干这样一件看起来没用且自打耳光的事?  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

历史秘闻 崇祯帝临死前悔悟,魏忠贤是忠臣可托付大事,不该杀呀

在大部分人眼里,魏忠贤就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奸臣。崇祯帝在刚上任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他吊死煤山的时候却后悔了,这又是为何呢?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缘由,就必须提到崇祯帝的哥哥天启帝。天启帝也算是一个奇

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

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出一两个著名的奸臣,说到明朝那么最耳熟能详的非魏忠贤莫属了,他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狡诈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大明一代宦官魏忠

崇祯皇帝为何在上吊前5天重新给魏忠贤修坟?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最得宠的太监,自称九千岁,明熹宗的时候,他飞扬跋扈,排除异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等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立即找了个借口,颁布魏忠贤十大罪状,发配凤阳,后又命人让魏

崇祯皇帝为何在上吊前5天重新给魏忠贤修坟?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最得宠的太监,自称九千岁,明熹宗的时候,他飞扬跋扈,排除异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等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立即找了个借口,颁布魏忠贤十大罪状,发配凤阳,后又命人让魏

明朝历史 崇祯帝吊死煤山前最后三天都怎么过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