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

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出一两个著名的奸臣,说到明朝那么最耳熟能详的非魏忠贤莫属了,他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狡诈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大明一代宦官魏忠贤,是奸是恶,崇祯临死前为何悔恨杀他。 魏忠贤,河北沧州人,明末著名宦官,从一个小太监混到司礼秉笔太监,受天启皇帝宠信。 魏忠贤十几岁时,娶了个老婆,还有了个女儿。他这时如果能痛改前非,自食其力,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养活老婆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他偏偏有两大爱好:嫖与赌。这两大爱好的共同点,是花钱,相当花钱。可魏忠贤偏偏没钱,手气还不好,所以欠了一屁股债,常被债主堵门。 为了还钱,他做了一件相当人渣的事,卖掉自己的女儿。虎毒不食子,他简直是狼。这种灭绝人伦的事,深深地伤了他的妻子的心,所以她离家出走,后来改嫁了。 因为她知道,如果还不走,下一个被卖的就可能是自己。 为了生存,为了有朝一日能飞黄腾达,文盲、人渣魏忠贤想抄一条适合自己,但必须做出巨大牺牲的近道——做太监。 和其他人做太监不同的是,当时魏忠贤已经20岁,过了当太监的黄金年龄。另外,做太监前必须经历的手术,别人是由专业人士做的,魏忠贤是自宫的。 欲练神功,必先自宫。自宫,你懂的。 自己拉了自己一刀,够狠。 可是,成了东方不败后魏忠贤发现,太监这工作,竞争也十分激烈,录取比例很低。虽然比不上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报名者太多,他没被选上。 这就惨了,受了这么多罪,流了那么多血,成了人妖,最后却无法入宫,老天实在是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人妖,是被人看不起和排斥的,封建社会尤甚。 为了生存,他讨过饭,打过杂,后来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家里当仆人。有了这近水楼台,魏忠贤自然是拼了命的表现,用自己的踏实肯干,感动了孙暹,于万历十七年到宫中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太监。 进宫十几年,魏忠贤靠着装傻充愣,与人为善,才算是崭露头角,当上了典膳,也就是管理后宫伙食的。 他的主子,叫王才人,是太子朱常洛的女人。她的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明朝第一木匠、天启皇帝朱由校。 魏忠贤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因为多少陪太子读书的太监,最后一鸣惊人,权倾朝野,比如冯保。 不幸的是,他还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王才人却死了。幸运的是,不久他换了个主子,这个主子是朱常洛最宠爱的老婆李选侍。 此时的魏忠贤已经入宫30年,50多岁的他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使尽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本事,成为李选侍的心腹。 此后,命运之神似乎特别眷顾他。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死了,朱常洛继位,李选侍成了候选皇后,朱由校成了太子。仅过了一个月,朱常洛死了,不久朱由校继位,成了皇帝。李选侍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此时的魏忠贤,任职乾清宫管事太监,还管兵仗局,是太监里的成功人士,离极品太监,还差那么一步。为了对付东林党人,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 这个助手,是皇帝的乳母客氏。 客氏原名客印月,是朱由校的乳母。这本没有什么,因为按照明朝的规定,皇子长到六岁,乳母必须出宫。可客氏不仅一直住到朱由校成年也没出宫,并且被封为奉圣夫人。 找到个这样的政治盟友,是魏忠贤做梦都想的事。不久,他又发现了客氏的厉害:在宫中可以乘坐轿子,还有专人负责接送,逢年过节,皇帝还要亲自前往祝贺;夏天,给她搭棚子,送冰块;冬天给她挖坑,烧炭取暖。宫里给她分了房子,宫外也有房子,就在今天北京天安门附近的正义路上;家中有几百个仆人伺候,皇帝翻牌子临幸妃子的事,全权由她代理。 这样的牛人和红人,可遇而不可求。魏忠贤岂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对客氏展开了强烈的追求。 拍马屁,甜言蜜语,送奢侈品,每次花500两银子请客氏吃饭,全套功夫下来,客氏也招架不住,成了魏忠贤的对食。对食,就是对着吃饭,但在皇宫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夫妻。 有了客氏的帮助,魏忠贤的太监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终于混到了皇帝的身边,并且掌握了东厂。 天启皇帝有一项特殊的爱好——做木工。李湘的丈夫王岳伦拍的电影《十全九美》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历史上,天启皇帝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木工高手,他做的屏风,据说可卖万两。此外,天启皇帝做木工时,最讨厌有国家大事烦他。 魏忠贤就是抓住了他这个弱点,每次在天启皇帝做木工兴致最高时,进去禀告国家大事。一次两次,皇帝烦了,让他先看着办。 就这样,大权一点一点落到魏忠贤的手中。 他当政数年独断专行,排除异己,号为「 ”九千九百岁”,崇祯皇帝继位后一举铲除了魏忠贤阉党。史书对魏忠贤这号宦官干预朝政自然大肆贬低,甚至不惜造谣抹黑,魏忠贤也确实有大量的污点。但在那个比下限的年代,与东林党一比,魏忠贤真是一个大忠臣! 魏忠贤被杀前的明朝,基本上是不缺钱的,或者说没有像崇祯这么穷。嘉靖在位期间严嵩当政20多年,北有蒙古鞑靼、南有倭寇;万历期间数十年不上朝,但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天启皇帝天天搞木匠活,而明朝在这三个皇帝时期都能平稳运行,丝毫看不出明朝军力羸弱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张居正给明朝续命以外,明朝重用太监去各地收税,矿税、盐税、商税等大幅度充实了皇帝内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万历之所以横扫天下,就是靠他手中有钱。 天启皇帝信任魏忠贤,是因为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部针对他的父亲朱常洛,相比于东林党,他更喜欢陪自己长大的太监。魏忠贤最强的能力不是打压东林党,而是收税。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所以天启年间,关外战乱不断,明军却从来没有断过军饷,关内更是没有农民起义。阉党被灭时,魏忠贤在皇帝内帑留下了2000万两白银,没有这些钱,崇祯撑不了17年。 崇祯继位之初,阉党的党羽遍布天下,于是起用东林党对抗阉党。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当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太监收税制度,他们认为商税、矿税、海税是搜刮民脂民膏,于是把魏忠贤建立的税收系统连根拔起,大幅度降低了江南富庶地区的税负压力,当时江南省一省的赋税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那么问题就来了,辽东前线将士发不出军饷怎么办,那就加税。这样此消彼长,富户的税收减少,而穷苦的农民税收却增加了。 魏忠贤是给富人加税,而东林党却给穷人加税,穷人交的税不说,西北的贫苦农民天灾人祸活不下去起义了。当魏忠贤留下的钱花光光,原本充裕的内库老鼠都因为缺粮而搬家了,前线将士的军饷发不出来,后金的实力却在不断增强。最后关内农民起义不断,官军一年多发不出军饷,疯狂投降,李自成带领6万杂牌军,到达北京城下时带领着数十万投降的明军。 李自成进入北京前多次要求「 ”拿钱走人”,甚至自称「 ”贼寇”,只求军饷100万两,回家做个西北王,主要是没钱的话,投降的明军还不把他宰了。但崇祯只募集到20万两,自知杯水车薪无力回天,哀叹「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身边一个小太监哭诉「 ”若是魏公公在,形势不至于此”。崇祯幡然醒悟,想起了天启皇帝的话,「 ”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是悔之已晚。 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满天下追杀阉党,到收税的太监家里搜赃款总是必须的。东林党污蔑阉党是看家本领,可史书上没有记载阉党贪污了多少银子,可以说忽略不计,令东林党汗颜,就算阉党收的税多,那也是进了皇帝的口袋。然而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对东林党清算,仅京城一城之内,就搜出脏银7000万两。 崇祯上吊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而文臣们已经等待新的皇帝登基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功解锁成就「 ”水太凉”!崇祯上吊之前,恨恨的说了一句「 ”文官皆可杀”,一切都太迟了。除税收外,魏忠贤抛开私人恩怨,违心起用了孙承宗、赵南星、袁可立等人,魏忠贤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敢说,与东林党相比,魏忠贤是一个大忠臣,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参考

魏忠贤临死前,留下一句预言,十几年后准确应验,真是天意吗

明朝自开朝以来一直重用太监,到了明朝末期,明熹宗朱由校临死传位于自己的兄弟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崇祯帝。朱由校临死跟朱由检说你继位后,有两个人不能动,一个是张皇后,一个是魏忠贤。张皇后是朱由校

崇祯皇帝智除魏忠贤

  天启皇帝临死前曾专门叮嘱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皇帝死后的第三天,其弟信王朱由检正式即位。当时,魏忠贤以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的亲信田尔耕为锦

明熹宗因何对崇祯说“不可杀魏忠贤”

原标题:明熹宗因何对崇祯说“不可杀魏忠贤”?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厦将倾的绝望中,在听到太监曹化淳说的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

崇祯皇帝自杀前为何还收葬魏忠贤遗骸

  我们知道,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撤销魏忠贤宫内外一切职务,发配到凤阳祖陵司香,不久,又下令对魏忠贤由发配改为抓捕,锦衣卫派员对魏

魏忠贤临死对崇祯说一番话,本能救明朝,但崇祯只想杀他,没听懂

要说中国历史上的奸臣人物,魏忠贤应该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了。对于他的印象,人们总是用上很多的负面语言叙述!当然,魏忠贤落得这么一个名声是他应得的,毕竟他一生作恶多端,引得满朝文武痛恨于此。这不,刚上任的新

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明朝太监魏忠贤,崇祯皇帝除掉他竟断送了大明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提到魏忠贤我想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历史人物(小孩和文盲除外),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

为何说崇祯帝不杀魏忠贤,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坐上皇位,一直到七十岁驾崩,三十年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堪称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轻松一些,希望大明王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然而,仅他去世的24

崇祯帝为什么杀魏忠贤? 大太监魏忠贤死因

...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怎么办?凉拌!赶快称病走...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党羽遍布朝野,为何却被年仅16岁的崇祯拿下

明熹宗从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陪伴他长大的就是太监魏忠贤。由于魏忠贤进宫前就是一个整日吃喝玩乐的混混,所以在他的熏陶下,明熹宗成功的被他影响了,一天到晚只顾着玩耍,而对读书、治理国家这方面丝毫没有兴趣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党羽遍布朝野,为何却被年仅16岁的崇祯拿下

明熹宗从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陪伴他长大的就是太监魏忠贤。由于魏忠贤进宫前就是一个整日吃喝玩乐的混混,所以在他的熏陶下,明熹宗成功的被他影响了,一天到晚只顾着玩耍,而对读书、治理国家这方面丝毫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