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唐武宗李炎妃王氏
Posted 宦官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唐武宗李炎妃王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唐武宗李炎妃王氏
武宗李炎妃王氏
武宗一生未立皇后,身边最宠爱的并且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贤妃王氏。王贤妃出生于河北邯郸一个普通人家。穆宗时,被选入宫中,当时年仅13岁,人长得聪明伶俐,能歌善舞,颇得穆宗的喜爱。武宗是穆宗最小的儿子,当时年仅十几岁,经常伴随穆宗观看宫中的女乐,王贤妃的美丽和聪慧吸引了他,凡是有王贤妃的表演,他每次都来,穆宗见自己的小儿子对王贤妃产生了爱意,看俩人的年龄又相差不多,便将王贤妃赐给了他, 几年以后, 武宗被封为颍王。 王贤妃也已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她长得亭亭玉立,袅袅如花,与身材硕长、体格健壮的武宗出入相随,可谓是一对璧人,天作之合。武宗之所以宠爱王贤妃,不仅由于她美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聪慧机警,善解人意,考虑问题多有见地,成为当时武宗身边的一个得力助手。武宗即位后,有立王贤妃为皇后之意,但是由于门庭的关系,怕引起众大臣的反对,只好立为王才人。
武宗执政的前夕,唐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宦官专权,甚至决定皇帝本人的生死废立。武宗的祖父宪宗李纯,在位16年,因惧怕宦官的缘故,很少料理国事,整日与宫女们嬉戏,才保住了16年皇位。最后因信道入魔,服过量的金丹而死。接着继位的是武宗的长兄李湛,他因得罪了身边的宦官,执政不到二年,就被宦官谋杀。敬宗李湛死了以后,武宗的另一兄长文宗李昂即位。刚上台的文宗正处于风华正茂之时,想有些作为,他任命李训等人为宰相,推行改革,为了彻底摆脱宦官的控制,文宗与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官员秘密商量,想以观看宫庭内石榴树降甘露的机会,突然谋杀作恶多端的宦官仇世良,然而这一密谋为仇世良等宦官所探知,仇世良利用手中掌握禁卫军的大权,反而捕杀了李训等4名宰相和官员千余人,文宗皇帝也成为宦官手中的傀儡。
武宗即位前,对当时宦官专权的局面,敢怒不敢言,王才人更是机警过人,她每日伴陪于武宗左右,处处提醒武宗要借鉴前辙,懂得明哲保身,要结好仇士良等宦官,一来首先保住自己颍王的地位, 再者与文宗的儿子有争当太子的机会。武宗对王才人的话,言听计从,平时竭力讨好仇士良等人,还不断地送厚礼。果然,文宗死后,宦官们就立他做了皇帝。
武宗执政时年仅27岁,在唐后期,还算是个稍有作为的皇帝。这与王才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武宗即位后,他有一个嗜好,就是爱打猎,王才人每次必骑马相随,她射骑和武功都非常好。她每日侍奉武宗,经常劝武宗以国事为重,重用正直的大臣,脱离宦官的控制,重兴唐朝基业。王才人不仅在生活上细心地照顾武宗,还常为武宗出谋划策,她对武宗提议: 先利用各地节度使与仇士良等宦官的矛盾,封仇士良为观军容使,这样一来,外示尊宠,实际上把他架空,以削减宦官的力量。她的建议使武宗大为高兴,也使宦官仇士良被迫退休。这时武宗撤回由宦官充任的监军,并解除了宦官担任的禁军的职务,使他们的力量大大减弱。在朝中,武宗放手重用处事果断的宰相李德裕、同平章事李绅、杜悰等。支持李德裕平定昭义节度使刘稹发动的叛乱,收回被其控制的邢、洛、碌三州,给各地的割据势力一个沉重的打击。武宗又大灭佛教,下令长安洛阳二地,只许保留佛寺二所,每寺只能留10名僧人,其余的寺院全部拆毁,僧民勒令还俗,田产归国家,铜像铜钟熔化掉,制成铜钱使用,此一举共毁掉4600余座寺院,还俗尼僧人26万余人,良田数千万顷,遣散奴婢15万人,既打击了寺院贵族的利益,减少了游手好闲的僧尼,又为国家夺回了数十万劳动力,对发展和恢复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民族关系方面,武宗执政后,王才人力劝武宗缓和与黠戛斯、回纥及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从而赢得了边境的和平。
有一次武宗想让李悰为他选几个扬州的歌女到宫中,王才人对此很不满,批评皇帝这样做会玩物丧志,李悰也回绝说:“如果皇帝不正式下诏,我就不能挑选美女。” 武宗经过思考后,由生气变成了惭愧,立刻停止了这种做法。
武宗在位期间,大灭佛教,深得民心。但是,他在灭佛的同时,又过于信奉道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特别是他深信道士赵归真的说教,认为道教能使入返老还童,因此,天天服所谓的仙丹,把原来健壮的身体搞得面黄肌瘦。王才人看到这种状况,忧心忡忡,她几次劝阻武宗。说来也怪,凡事武宗都愿意听她的,惟独此事,武宗根本不听王才人的劝告,继续用丹,看到武宗日渐衰弱的样子,连国事也管不了了,王才人再次劝武宗: “陛下日服丹药,无非希望长生,但服药后肤泽枯槁,日渐消瘦,还应少服或者不服丹药为好。” 就连宰相李德裕也来劝谏武宗。他还是不听,干脆把一切国事都交给李德裕来处理,放纵自己享受服丹药的乐趣。他执政的最后一年,对道教的推崇已到了入迷的程度,又召入衡山的道士刘玄静,委任他为崇文馆的学士。刘玄静毕竟还有些学识,看到武宗的状况,知道寿命不长,怕日后连累自己,便辞官不做了。年轻的武宗本来还可以继续做皇帝,但在日服丹药的情况下,执政的第六个年头,就大病在身,连床也下不去了。这时大势已去的部分宦官,乘武宗生病的时候,妄图东山再起,幸亏发现得早,宦官们没有闹起来。武宗的好多嫔妃也不知道上哪儿了,惟有王才人始终伴陪在武宗的左右,端茶送水,毫无怨言。这年夏天,武宗已到了垂危的阶段,人瘦得吓人,一天,他长时间注视着在床榻旁忙碌的才人,不觉两眼潮湿,好不容易才从嘴里吐出一句话,说: “看情形,我要和你永别了,我委屈你了。” 王才人此时心似刀绞,强忍着泪水说: “陛下大福未艾,如何说出这种不祥的言语?” 武宗还想再说什么,可已是痰塞喉咙,发不出声来,只是两眼直直地望着才人,目光久久不肯离开。才人觉得皇上还有话对她说,她忙安慰武宗道: “陛下放心,我一定和你生死相随。”武宗听后,略有欢颜,微微闭上了双眼,从此再也没有睁开,武宗在位6年,死时年仅33岁。
武宗死后,王才人忍痛料理完后事,并将多年来贮存的财产分给宫里的人,然后在武宗的灵柩前点香祭祀,流着泪说:“我现在就要履行在你面前说的话,与陛下英灵同去。” 遂即解带自尽。
继位的唐宣宗追赠王才人为皇后,让她与武宗合葬,实现了王才人的愿望。
王才人平时不吝财钱,乐于助人,因此在宫中很有人缘,她尽管长期以来受到武宗的专宠,被冷落的嫔妃对她毫无挑剔之处,并为她对武宗的忠贞而感动,因而,王才人下葬的这天,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来送葬。
相关参考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原来的名字叫李e。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作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几个手里转来转去,而他只是尽情的骑马游乐、求仙炼丹,过着极为小资的生活。一
唐武宗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
第十六位:即。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
唐武宗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他在位时,开创了历史上的“会昌中兴”,使得唐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唐武宗有着怎样的人生,最后是怎么死的?唐武宗李炎简介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8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他在位时,开创了历史上的“会昌中兴”,使得唐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唐武宗有着怎样的人生,最后是怎么死的?唐武宗李炎简介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8
...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唐朝的皇帝嗜食丹药已到了疯狂的地步,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唐宪宗李纯是被丹药毒死的,其子唐穆宗李恒又为丹药所害。而李恒的儿子唐武宗李炎,还是死在丹药上面。李炎笃信道教。会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