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唐武宗李炎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唐武宗李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
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在位6年,终年33岁。
武宗即位之初,在仇士良等人的胁迫下,大开杀戒。文宗的妃子杨氏、陈王成美、安王溶等潜在的政治对手均被赐死。在开成五年(840)八月为文宗举行的安葬典礼上,仇士良又把枢密使刘弘逸等杀死,以解除对其权势所造成的威胁。宰相李珏、杨嗣复被罢相贬往外地。
武宗在位期间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就是灭佛。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
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
相关参考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e,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
第十六位:即。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
唐朝皇帝中文名:李炎别号:李瀍(chán)国籍:大唐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出生日期:公元814年7月1日死日期:公元846年4月22日职业:皇帝信奉:玄门重要造诣:安定泽潞镇,击败回鹘;会昌复兴谥号: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
...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
应该说,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
...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