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李义琰生平简介?李义琰历史评价?
Posted 陇西
篇首语:没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李义琰生平简介?李义琰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李义琰生平简介?李义琰历史评价?
李义琰
唐代陇西李氏为望族大姓。陇西李氏又分武阳、姑臧、敦煌和丹杨四房,在唐代共出宰相十名,其中姑臧一房占四位,高宗宰相李义琰即为其一。
李义琰,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其先人自陇西移居崤山以东,门望依旧,在当地仍为大户显族。义琰年轻时,举进士及第,这在当时被称为“登龙门”,是士子的极大荣耀。唐代的进士科非常难考,每百人中录取者不过一二人,所以有谚曰: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李义琰进士及第后初补太原县尉。时开国元勋、英国公李勣为并州都督,僚吏皆畏服其显赫之声威,唯有李义琰敢据理力争,当面指陈李勣的过失,李勣对这个小小县尉的胆识颇感惊讶,进而甚为礼重。高宗麟德年间,李义琰任白水县令,因政绩卓著,升司刑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上元年间,又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官拜相位。
李义琰身高八尺,身材魁伟,姿容秀雅,博学多识。高宗体弱多病,武后垂帘,由来已久。至上元二年(675),高宗风眩症日甚一日,自感无力担负日理万机的重任,便打算传位于早已咄咄逼人的皇后。这种亘古未有的逊位超出了宰相们的想象,张文瓘、戴主德、李敬玄、刘仁轨等不敢置喙,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中书令郝处俊极力反对,说: “臣闻《礼经》上有云: ‘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皇帝和皇后的关系,犹如日和月、阳和阴的关系,应各司其位,各有所主。现在陛下欲违反天道,只恐怕会天怒人怨。昔日魏文帝身崩后尚且不许皇后临朝,陛下怎能亲自传位于皇后? 况且李氏天下,是高祖、太宗在隋末荡伏群雄而创下的基业,并非陛下的天下。陛下应该恪守祖训,传于子孙,而不可随便持国与人,偏袒后族。”郝处俊说完,殿内又沉寂起来,无人附和,使郝处俊显得孤木难支。正当高宗沉吟之时,李义琰挺身而出,谏曰:“郝处俊所引经典极为精当,所言极是,望陛下勿再迟疑,则国家幸甚,苍生幸甚。”高宗遂打消了逊位之念。
同年四月,太子李弘死,六月,立雍王李贤为皇太子。李贤聪明好学,悟性高,深受高宗钟爱,屡次受命监国,显示了一定的政治才干。武则天自感受到威胁,暗中指使人搜罗罪状,告发太子好声色,怀逆谋,并于东宫马坊搜出皂甲数百领。调露二年(680)八月,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一批从者被杀,一时人心浮动。高宗为安抚朝臣,诏令尽赦东宫属官之罪,庶子薛元超等人无不喜形于色,拜谢皇恩,唯有李义琰黯然神伤,向隅而泣,自愧未能尽到辅弼太子之责。这显示了李义琰胸襟坦荡、无私的品质,为时论所称誉。
李义琰生性节俭,官拜宰相后,仍然住在以前简陋的宅院里,没有象样的正室。时任岐州可功参军的弟弟李义琎看到老兄的宰相府过于寒酸了,便买木料送来,准备为老哥翻盖新宅。兄弟俩见面,义琰说: “以我的才干而居相位,在己怀愧,在人怀忌,再营造华美宅院,无异于授人以柄,你这样做并不是爱护我啊!”义琎说: “哥哥过于谨慎了。一般人当个县丞、县尉的小官,都广营府宅,哥哥官高禄重,住这种房子未免太不相称了吧?”义琰摇摇头,苦笑一声,说: “好事总不能都让一个人占了。身居显贵,又广修美室,若无令众人威服的德行,必受其祸。华宇高堂,我并非不爱,只是畏惧位高而谤生啊!”义琎以为老兄故意谦让,硬将木料留下。由于风吹日晒雨淋,久之,上好的木料变为一堆朽木,只好丢掉了事。
百密终有一疏。如此谨小慎微的李义琰,却做了一件在当时有悖礼仪的事。李义琰对活人的宅院不甚在意,却对死人的坟茔过于认真了。他对父母的坟地不甚满意,打算改葬。大概是信了风水先生的“慧眼”,认定自己舅父家的祖坟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便强求舅父家把祖坟迁走,以安葬父母遗骨。这显然是蛮横、霸道之举。高宗李治闻知,大怒,说: “李义琰仗恃自己官大势大,欺侮舅父家。这种人如何能表率群臣、执掌朝政!”皇上的口头警告足以使李义琰惶恐不安,于是很识趣地以脚疾不便为理由,上疏请求离职休养。高宗也顺水推舟,加授个银青光禄大夫的虚职,准予离休。义琰起程归里的那一天,公卿以下官员前来送别,饯行于通化门外,一时道为之塞。
垂拱初,武则天又想起了这位老臣,起用为怀州刺史。义琰这次明智得很,自恃当年与郝处俊劝阻高宗逊位,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况且武后临朝称制,盛开告密之门,人人自危,义琰隐居田园,乐得个清静自在,遂坚辞不就。垂拱四年(688),寿终于家。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李守信生平故事简介,李守信历史评价,李守信怎么死的?
李守信,原名李义,蒙古族。1892年7月11日(清光绪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早年在热河北部“拉杆子”,纠集胡匪及马贼,创立“信”字号的“杆子”。1919年给土默特右旗的喇嘛
唐朝人物本名:李商隐字号: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出生时间:约813年去世时间:约858年主要作品:《李义山诗集》主要成就:诗
李守信原名李义,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人,原籍山东济南,1892年生。1918年加入热河游击马队,任差官。1922年后担任营、团长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军骑兵第十七旅团长。1933年任旅
东旭光电王忠辉:烯王是什么,历史会证明2016年09月24日22:18来源:中国网0人参与0评论东旭光电获得2016中国国际先进碳材料应用博览会产品创新金奖李义春为石墨烯创新大会“优秀口头报告奖”获得
杨炎一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杨炎出生在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一个书香门弟的士大夫家庭里。他的曾祖父杨大宝,唐初任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令,当时唐朝尚未统一全国,晋北地方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兵进攻龙门,
魏征有史以来,我国享有盛名的谏臣屈指可数,而在其时受朝野尊崇以至为后世楷模者,更是寥若晨星,唐初杰出的政治家魏征正是这样一个古今传颂的人物。唐太宗曾评价魏征说:“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
刘晏唐朝政府的财政状况,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就处于极度窘迫之中。在这一形势下,刘晏受命于危难之时,勇挑重担,肩负起理财的大任,他夙兴夜寐,辛勤工作,为大唐帝国经济的恢复与振兴,殚精竭虑,成为唐代后期一
李靖在唐王朝的开国功臣中,李靖沉厚恭谨,才兼文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军事家。他追随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大唐王朝的建立东征西讨,屡立大功,并因此而出将入相,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尚书右仆
刘仁轨一刘仁轨(601—685),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刘仁轨出生时,家境比较贫寒,但却聪明、谦恭、好学,深得族人、家人的喜爱。刘仁轨的童年时代,正是隋朝封建统治腐败衰落的时代,统治阶级内
韦待价唐朝前期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大族韦氏家族中,出了不少宰相,韦待价是其中的一个。他辅弼当朝天子,显贵一时,所不同的是他起自武职。一隋朝及唐朝早期,封建统治集团的核心是关陇士族地主集团,京兆万年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