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李守信生平故事简介,李守信历史评价,李守信怎么死的?
Posted 关东军
篇首语:我希望在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够重新遇见温暖的你,那时候,你刚好成熟,而我,刚好学会温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李守信生平故事简介,李守信历史评价,李守信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李守信生平故事简介,李守信历史评价,李守信怎么死的?
李守信,原名李义,蒙古族。1892年7月11日(清光绪十八年六月十八日)出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早年在热河北部“拉杆子”,纠集胡匪及马贼,创立“信”字号的“杆子”。1919年给土默特右旗的喇嘛旗官充当“炮手”(卫士),继后给热河游击队的统领张连同担任差官,并成为其马队中的骑兵连连长。1922年初,巴布扎布余党所率的匪部进犯热河开鲁(今属吉林省),李守信奉命出击,打散该匪部,升任营长。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热河地方部队驱赶奉军,李守信率部袭击奉军汲金纯部,歼灭了汲部的一团炮兵,夺获其新从德国买来的八门野炮。直系新任的热河都统米振标,将游击马队调驻开鲁,防守热河北部门户,李守信部驻开鲁正西九十里的爱根庙(现辽宁省的绍根)。1925年,李守信所在的独立第九旅旅长张连同被宋哲元击败俘走,独九旅由团长崔兴武与李守信带领,而以李部的人马最多最强。1928年,东北易帜,独立第九旅改称东北军骑兵第十七旅,崔兴武任旅长,李守信任第三十四团团长。
李守信任团长后,在其驻防的赤峰、经棚、开鲁等地,结交三教九流,经商牟利,投机倒把,走私贩毒,无所不为。对待人民革命,他心狠手辣。1930年前后,李带兵残酷地镇压了嘎达梅林的牧民起义。
“九一八”事变时,李守信驻防开鲁。1933年初,日军侵占山海关,威胁热河边境,李守信部击落一架日本飞机。李为了获取枪炮弹药,把飞机上的机枪、电台以及被俘人员送到长春作为交换。日本关东军小矶高兴地给他子弹22万发,手提机枪15挺,步枪25支,另外还送钱3万元,从此李守信和日军挂上了钩。日军侵犯热河,李守信于3月7日竟然迎日军和伪军开进林西。几天后,日军开往赤峰,他又甘愿为其指路。结果,田中玖犒赏李17000元。不久,日本关东军委派李为“热河游击师司令”,至此李守信完全投靠了日本。同年所部改编为察东警备军,李任司令。
1935年12月,李守信的伪军在日本飞机配合轰炸下,很快占领了察东的张北、宝昌、康保、尚义、沽源、商都、化德、崇礼八县,同时完全控制了察哈尔东部的正蓝、镶白、正白、镶黄、明安、太仆寺、商都等八旗,并在张北建立了李的伪军司令部和日本特务机关。在察绥分治以后,日本关东军唆使李于1936年元旦前夕进驻张北县城,将察北完全控制。
1936年2月12日,德穆楚克栋鲁普(简称德王)领导成立了伪蒙古军总司令部,李守信参与其中,并被选为副总司令,兼任军务部长。德王为使伪蒙古军总司令部向着政权性的机构转化,4月24日在锡盟乌珠穆沁右旗“索王府”召开了第一次“蒙古大会”。李守信以蒙古军总司令部的军政首脑资格参加了大会,并被推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会议讨论了建立“蒙古国”、成立“蒙古军政府”以及与“满洲国”缔结互助协定等一系列问题。5月12日,伪蒙古军政府在德化市(化德县改称)宣告成立,李守信被任命为军政府参谋部部长。同时,他兼任军政府总裁帮办,协助处理日常军政事务。伪蒙古军政府成立后,立即招兵买马,扩充军队。除李守信原有部队外,又从伪满东三盟各旗、锡察两盟的各旗招来一批新兵,编为两个军,第一军军长由李守信担任。伪蒙古军编成后,全都是骑兵,军费、武器多由日本关东军供给;从军部至连队,多配备有日本顾问、指导官、教官,对部队进行监督和指挥。
伪蒙古军编成后,在日本关东军的指使下,李守信等于1936年10月配合日本发起了侵犯绥远的计划。日本侵略军豢养的汉奸王英首先率兵进攻绥东的红格尔图,李守信率领伪蒙古军第一军进占南壕堑。11月中旬,由德王、李守信率领的伪蒙古军万余骑兵、王英率领伪大汉义军五千余人,在日本指挥官的直接督战下,向绥远的红格尔图发起了新的进攻。战争从14日开始,在傅作义第三十五军和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的猛烈还击下,至17日以伪军的失败而告终。进攻绥远失败后,日本对伪蒙古军进行了整顿,在伪蒙古军政府之下,设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由德王任总司令,李守信任副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守信积极配合日军进攻。9月,当傅作义的部队从察绥东撤退时,德王、李守信便纠合伪蒙古军,配合东条带领的日本侵略军沿平绥线西犯。李守信率领伪蒙古军作为日本侵略军的前驱,进占集宁、旗下营,很快迫近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10月14日,日伪军共同占领归绥城。
进占归绥后,伪蒙古军政府准备成立“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0月27日,第二次“蒙古大会”在归绥市召开,东条亲临操纵,李守信被指定为“蒙古军”总司令。1938年7月1日第三次“蒙古大会”召开,李守信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副主席。同年秋天,李守信与德王、于品卿、夏恭等一起到日本参与筹划“蒙古建国”的活动。因为此计划违背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蒙疆联合”愿望而未实现。1939年9月1日,经过日本军部和金井章二等精心策划后,“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德王为主席、李守信为“蒙古军”总司令。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后,李守信先后到南京、长春等地活动,宣扬日本帝国主义的“东亚共荣”。1940年1月24日,在日本侵略军头目西尾寿造、板垣征四郎等操纵下,北平、南京两伪组织与汪精卫党羽在青岛举行联席会议,讨论在沦陷区内组织全国“中央政治会议”和“中央政府”等事,建立一个在日本帝国主义直接操纵下的统一的伪政权。李守信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代表的身份前往青岛,先于1月23日上午与汪精卫的代表周佛海举行了会谈,最后达成两点协议:一、汪精卫方面承认在蒙疆地区实行高度防共是必要的;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方面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央政府给予协力。3月,汪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日本为了确定伪蒙疆政权和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在青岛举行了伪蒙疆政权与南京汪伪政权缔结协定的秘密会议。最后,李守信作为伪蒙疆政权代表与汪伪代表周佛海达成协定:一、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承认汪伪南京政府是继承中国法统的正统政府,认重庆国民政府为地方政权;二、汪伪政府承认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高度自治。同时还有一个协定附件,内容有:汪伪政府承认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沿用成吉思汗纪元年号;承认四色七条旗帜为其政权旗;承认其在长城各口的驻兵权。
李守信还积极到伪满从事联络活动。1942年春,适逢伪满洲国建国十周年之际,李守信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各方要员计十四人,赴新京(长春)访问,参加庆祝活动。溥仪还单独召见了这名在东蒙“起家”的部下。1941年6月,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改为伪蒙古自治邦,李守信在张家口召开的第五次“蒙古大会”上当选为伪蒙古自治邦副主席。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而李守信仍然想着升官发财。他先从日本驻蒙军那里得到11万两烟土后,派秘书唐成良带了3000两向达拉特旗的森盖林沁买了一部分药材运到天津套购黄金,再赴上海购买枪械弹药。8月15日,传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李守信先把家眷财物运往北平。21日,李守信一行潜至北平,匿居在什锦花园。
抗战胜利后,李守信又投靠蒋介石。8月下旬,李守信陪同德王乘飞机先到西安,两天后再转机抵达重庆。在重庆,国民党军统特务首领戴笠与他们进行了会谈。德、李二人向戴报告了日本投降后伪蒙疆政权瓦解及张家口和各盟旗、县当前的情况;还向戴报告了有关伪蒙古军残存部队人数、防地、装备,以及是否容易集结掌握、可否进攻八路军等问题。会后,戴设宴招待了德王、李守信等人。随即李守信被任命为“热察先遣军总司令”。9月末,德王、李守信一行又去重庆,蒋介石召见时询问了有关情况,并在其主席府官邸与他们共进了午餐。10月,李守信再次到重庆活动,又被蒋接见。经过一番活动,李守信终于获得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和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商震等人的任用。不久,李便被任命为第十路军总司令,负责集结散住各地的伪蒙、伪满的残存军警部队,扩大进攻八路军的实力。
1949年初,当国民党统治覆灭已成定局时,李守信逃往台湾。此时,一直妄想建立“蒙古王国”的德王,在4月初打电报给李守信,要他回阿拉善旗定远营参加各盟旗代表会议。李回来后,正值他的旧部国民党新编骑兵第一旅要被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收编,李守信匆匆前往,整顿队伍,部署防务,并着手进行改编事宜。李守信随即前往阿拉善旗,出席8月5日所谓“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会,被选为九人主席团之一。会后,被任命为“蒙古自治政府”政务委员,兼保安委员会副委员长。此时,宁夏已临近解放,李守信带领部队由宁夏石嘴山渡过黄河,北经磴口县,窜入阿拉善旗境。11月底,李部窜到该旗拐子湖一带时,宁夏以及甘肃的大部已经解放。李守信与德王在阿拉善旗北部图克木庙相会后,仍假借“蒙古自治政府”名义,继续向该旗西北部前进。德王不顾人民政府劝其投诚的期望,于12月下旬越界逃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李守信等二十余人随后也一起前往。
李守信于1950年9月从蒙古被引渡回国监禁。1964年受到人民政府特赦,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馆员,1970年5月在呼和浩特病故。
相关参考
本名:石守信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浚仪(今河南开封) 出生时间:公元928年 去世时间:公元984年 主要成就:北宋开国功臣www.cha138.com 官职:天
石守信,是五代时期到北宋时著名将领,为被宋朝开国元勋,在诸位元勋之中位列首位。后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石守信富足奢侈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石守信生于公元928年,去世于
石守信,是五代时期到北宋时著名将领,为被宋朝开国元勋,在诸位元勋之中位列首位。后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石守信富足奢侈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石守信生于公元928年,去世于
石守信是宋朝开国元勋,初时为后汉服务,后来在后周为官之时,与宋太祖赵匡胤结实。此后成为赵匡胤的心腹,深受赵匡胤的信任。赵匡胤黄袍加身之时,正是石守信在城内作内应,才让赵匡胤等人成功迅速
宋朝著名军事将领石守信是个怎样的人?他后期为什么贪婪聚财?石守信的故事
石守信是大宋开国元勋之首,与宋太祖赵匡胤是异性兄弟。他是当初与宋太祖打天下的“义社十兄弟”中的一个,也是最受宋太祖信任的人。 石守信在大宋创建之初
宋朝人物本名:石守信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浚仪(今河南开封)出生时间:公元928年去世时间:公元984年主要成就:北宋开国功臣官职:天平军节度,中书令,侍中封爵:卫国公谥号:武烈追封:威
也像他一样诚信不欺,最后都成了大富商。◆卓公行千里如期诚实守信践诺履约言必信行必果卓恕,字公行,浙江上虞人。他为人笃实讲信义,答应办的事就立即去办;与人约会,纵然遇到暴风疾雨、雷电冰雪,也都没有不如期
...最后应该是老死的。季布是楚地人,喜欢打抱不平,他很守信用,而“一诺千金”这个成语也是出自季布的优良品格。季布在项羽灭亡后被刘邦通缉,他躲到一个姓周的人家,这户人家知道季布的为人决定帮他一把。他
季布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下,曾经多次打败刘邦的军队,在项羽死后,刘邦曾经悬赏捉拿季布,在夏侯婴的劝说下,刘邦不但赦免了季布的罪,而且还让他当郎中,季布也很仗义,看刘邦不计前嫌,这样对待自己,也就安心辅
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紫艺,笔名黑天使、红孩儿、浣玉、噪森、王达平,云南玉溪县人,1912年2月15日(辛亥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昆明。父亲聂鸿仪,原在玉溪县行中医,后至昆明市行医兼营成春益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