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韦承庆生平简介?韦承庆历史评价?
Posted 唐朝
篇首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 韦承庆生平简介?韦承庆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 韦承庆生平简介?韦承庆历史评价?
韦承庆
韦承庆,字延休,生卒年不详,乃韦思谦的儿子,唐高宗时期和武周政权时代的风云人物之一。少年时期,韦承庆谦恭谨慎,沉稳而有气度。其生母过早地离开了他,父亲韦思谦再续女为妻,并生下了韦嗣立; 韦承庆、韦嗣立虽然是同父异母,但二人关系很好,韦承庆对继母也很孝顺,闻名于时。
韦承庆刚刚20岁时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一举进士及第,补任雍王府参军。因其颇具才华,文笔很好,参预了雍王府的大量活动,尤其是府中文翰均出自于韦承庆之手,其辞藻之美之妙,堪称府中一绝。不久,韦承庆迁职太子司仪郎。
上元二年(675)四月,24岁的皇太子李弘被武则天用药酒毒死在洛州合壁宫; 一个月以后,次子雍王李贤被立为皇太子。兄弟四人当中,李贤的天分最高,聪明好学,饱读了儒家经典著作,深得父皇唐高宗的钟爱; 被立为太子后,唐高宗有意着力培养,屡次诏命他监国,处理政务,而且颇称能干,但却极近于声色,尤其是与户奴的过分亲近,更失皇太子的身份。因此,仪凤四年(679)五月,当唐高宗李治再次诏命李贤监国时,韦承庆上书李贤予以劝谏,书中称道: “太子者,国家的储君,社稷的根本,亿兆民心之所系,承有宗庙之重。天皇所以升殿下为皇太子,并让殿下监国,其用意也就在于此。若一国之君没有庶民百姓,那么其皇位也就不可能保住; 人若不吃,难以正常生存下去,所以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皇所以能为万乘之尊,殿下所以为太子,并为天下庶民敬畏尊崇,受天下之惠,都是因为有了庶民百姓。百姓危,则社稷不得独安; 百姓乱,则帝王不能独理。所以,自古以来圣明之君,饱而知人饥,温而知人寒,总是以天下为忧,不以四海为乐。如今关陇以外的地区,周边民族屡屡犯境,烽火连天,战事不断,成年整壮劳力都被拉上了战场,农业失时,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殿下既是国家臣属,又是天皇的儿子,为臣在于竭忠,为子期于尽孝; 何况殿下正处于养德之秋,决不可姿意放纵! ……臣愿殿下博览群书以广其德,屏退声色女乐以抑其情,静默无为,恬虚寡欲,非礼勿动,非法勿言,亲近贤德人才,疏远与斥退小人,使殿下的形象真正树立起来,以成圣人之鸿业!”
韦承庆又作《喻善箴》,并呈献给皇太子李贤。李贤阅罢,大加赞赏,特馈予财物大批,以示褒扬。
调露二年(680)二月,皇太子李贤被以“好声色,怀逆谋”的罪状废为庶人,并被贬往巴州(今四川巴中)。文明元年(684)二月,武则天派人赴巴州将李贤杀死。皇太子一案牵连了很多人,一批太子党徒被杀,一批官员遭贬,韦承庆被贬为乌程县令。在县令任上,他政绩显著。
韦承庆属文迅速快捷,即便是军国大事,也不用起草,下笔就成,是朝廷中难得的笔杆子。所以,大约在长寿二年(693),韦承庆被重新起用,由乌程县赶赴京师出任凤阁舍人,兼管中高级官吏的选拔任命。但不久就得罪了某位权要,再度离开朝廷,出任沂州(今山东临沂)刺史。时间不长,韦承庆受诏再度恢复了原来的职务; 后又历任豫州、虢州(今河南灵宝)刺史,政绩显著,颇有能名。长安初年,入京为司仆少卿,寻即转任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并兼修国史。
长安四年(704)末,武则天卧病在床,朝廷形势骤然紧张。神龙元年(705)正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领部队哗变,攻下玄武门,直入迎位宫(武则天卧榻处)诛杀了张易之兄弟,宰相韦承庆等人被流放到了岭南。
唐中宗再次继皇位后,每遇草拟诏命文书,不免捉襟见肘,众朝官不免想到了韦承庆,于是,一纸诏令韦承庆再度回到了朝廷,每次起草诏命,神色自若,援笔而成,文辞典美,令众人叹服。一年以后,韦承庆被任命为辰州(今湖南黔阳西南)刺史,未及赴任,又受命为秘书员外少监,兼修国史。因编修《则天实录》有功,唐中宗赐予爵位扶阳县子,赐给实物500段; 又制撰《则天皇后纪圣文》,得到了唐中宗的肯定,特诏命加银青光禄大夫。
不久,韦承庆授官黄门侍郎,仍然兼修国史,但还未赴任就离开了人世。唐中宗闻讯后,十分悲痛,哀伤了许久,特下诏让其弟弟相州(今河南安阳)刺史韦嗣立入京按排后事,并让韦嗣立继任黄门侍郎。韦承庆被赠予秘书监,谥曰温。
相关参考
韦思谦唐宗时期、武周政权时代,郑州阳武(今河南郑州)韦氏家族中出了三位官至宰相、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那就是韦思谦及其儿子韦承庆、韦嗣立父子三人。韦思谦,名仁约,以字行。因为他的本名与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
韦嗣立的母亲是韦承庆的后娘,虽然母亲对韦承庆不好,经常打骂他,可韦嗣立却很爱哥哥,韦承庆也十分关心弟弟,不但陪他玩,还帮他学习。 韦嗣立看不惯母亲对哥哥的凶暴态度。一次,母亲又举起鞭子抽打韦承庆,韦
知名人物 林文庆生平故事简介,林文庆历史评价,林文庆怎么死的?
林文庆,字梦琴,原籍福建海澄,1869年9月5日(清同治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林天尧,当时是鸦片种植园的助理管理人员。林文庆童年入福建会馆附设书院,读“四书”、“五经”,后改
提到裴元庆,相信大家只要看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都应该对这个人物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另外在《说唐》和《兴唐传》两本书中也有提到过裴元庆。 裴元庆是隋朝第三条好汉,
裴元庆简介:说到裴元庆,想必大家都是家喻户晓。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里、尚师徒的火雷阵中。在《
裴元庆简介:说到裴元庆,想必大家都是家喻户晓。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里、尚师徒的火雷阵中。在《
知名人物 王怀庆生平故事简介,王怀庆历史评价,王怀庆怎么死的?
王怀庆,字懋萱。1876年(光绪二年)生于直隶宁晋县。因家庭贫困,自幼年起即在家从事放牛、牧羊、种地等农活,十二岁母亲去世,十五岁那年因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流落到直隶芦台时正赶上淮军将领聂士成
知名人物 林述庆生平故事简介,林述庆历史评价,林述庆怎么死的?
林述庆,字颂亭,又作松亭,福建闽县人。1881年4月8日(清光绪七年三月初十)生。父亲林耀源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小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因家境困苦入营当兵。1902年被选拔进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充长门练营督
知名人物 颜惠庆生平故事简介,颜惠庆历史评价,颜惠庆怎么死的?
颜惠庆,字骏人,原籍福建厦门厅(今厦门市),1877年4月2日(清光绪三年二月十九日)生于上海。父亲颜永京早年留学美国,一度在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租界工部局任翻译,后入基督教成为牧师,在上海、武汉传教多
提到裴元庆,相信大家只要看过电视剧《隋唐英雄传》,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都应该对这个人物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另外在《说唐》和《兴唐传》两本书中也有提到过裴元庆。 裴元庆是隋朝第三条好汉,